笔趣阁 > 小县城做公务员?逆转开始! > 第7章 闭门,税务局副局长大人的考察!

第7章 闭门,税务局副局长大人的考察!

    下午的时候,徐佩公司有事,得走。

    走的时候,她准备带上我。

    但是徐海说,要是没事我俩可以多聊聊。

    “你确定能扛得住我爹的问题?”徐佩问我,她很担心这第一次见面出差错。

    我知道徐海的过去,自信能对付,拍拍胸脯和徐佩说,“没问题!”

    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条件又明显比不上徐佩,这些当官的都知道门当户对,我能拿出什么抵消这门当户对呢?

    我只剩下所谓的年轻,以及胆气。

    送走了徐佩,我和徐海在客厅里稍显尴尬。

    徐海提议去镇上走走。

    枫华镇我很熟悉。

    作为上乡和下乡衔接的镇子,枫华镇还是通往省会武汉和南下江西的高速公路穿过的地方,算得上是交通要地,因而枫华镇一直以来商业发达,至少在我们下乡这一片有着最繁华的商业街。

    在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家里的木质沙发冬天坐上去冻屁股,我妈就带着我去枫华街上的店里买坐垫,12个。

    那坐垫拉直了,比我身高都高,我抱着2个,母亲背着10个,为了省钱,我们从店里走到车站,起码得有2公里,我至今都还记得。

    但是现在,或许是我去过了太多的城市,见惯了高楼林立,此刻这座镇子的商业街,在我看来已经是破败不堪。

    除了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和几家饭店有自己的装修风格,并做了外立面的养护,其他店铺看一眼就知道已经做了二三十年的生意,都是熟客生意,装修也就懒得维护,都是一副破败的样子。

    时间习惯在小城里停滞。

    人也一样。

    在小地方待多了,就只有在小地方打转。

    没多久我们就到了长江边上,这里还是有采砂船,这让我想起了大伯和我说的关于徐海的过往。

    “善云镇没有邻长江吧。”徐海开口。

    “没有。长江经过枫华后,往津水,然后出云澜进武穴了。”

    “你对地理这块挺熟悉。”

    “叔您见笑了。我们毕竟做农业的,对全县的地理还是清楚一些的。”

    “农机局现在几个人?”

    “现在是三个人,石局长、田哥,还有我,田哥是比我早的部门员工。”

    “看样子还是老的编制,没有扩大。”

    “是的,这样的配置维持好多年了。”

    “你对过去了解地挺清楚的。”

    我一惊,大伯当晚对我讲徐海的事情,又在我脑海中闪过。

    莫非?

    “国家政策对于农机局未来的规划,你怎么看?”徐海问。

    我松了一口气,我从徐海问到的过去里,想到的是过去,但徐海提到的是未来,“是指会设立一个大的农业农村局吗?”

    “对。平日里也关心这样的事情?”

    “会关心。”

    “也好。年轻人精力旺盛,把精力放在正事上。”

    “叔您说的对。现在我的正事就是徐佩和我的工作。徐佩第一位。”

    “我们两个人就不要油嘴滑舌了。”

    “叔,我真的是这样想的。”

    “农业农村局已经提上日程了,你们农机局很快就不在了,几个部门合并成一个,必定有人员的变动,你怎么看?”

    “叔您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人员的变动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农机局的人员架构本身就精简,农业未来的发展也是朝着机械化、现代化,所以我们这一套专业班子应该是稳定的。”

    “但命还是被掐在别人手里。”

    “您这么说也没错。农业机构改革是中央的政策,我们云澜县在农业方面比下有余,比上远远不足,比不上河南河北那些农业大县,只能服从农业改革的大局。”

    “服从是一方面,个人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您是说?”

    “你想在农业部门做一辈子?”

    不愧是考验,这一问,将我进入部门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给点了出来。

    的确如此,无论从现状,还是从长远的发展性来看,农机局,哪怕是后来的农业农村局都不是好单位。

    尽管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关注三农问题,但反过来,其实说明三农问题从来没有解决过。

    既然问题没法解决,那作为三农单位,你就没法做出成绩,没有成绩,就自然没法提升。

    我沉默了片刻,说道:“我会争取到好的部门。”

    “你要有这个心,有机会多在几个部门交流交流。”

    “谢谢叔的指点。”

    交流交流,那就是多争取借调。

    我们就这样边走边聊,徐海也聊到了自己以前的工作,但也仅仅是浮光掠影,我也聊到了自己在高中与徐佩没有认识。

    到了晚上,我开始思考着怎么抽身离开的时候,徐海跟我说买点菜在家做饭。

    “喝点儿。”

    我没得选择,自然是答应。

    一碟花生米,一份麻辣鸭翅,还有一个豆米鸡蛋汤,一份炒南瓜。

    花生米和鸭翅都是下酒菜,豆米鸡蛋汤是时令菜,炒南瓜则是对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好。

    我在做菜的时候,徐海在另外的房间休息,而后又出门在门口小花园里打了几个电话。

    徐佩也给我发消息,说我怎么那么大胆还敢陪着吃晚饭。

    我说不用担心,能够稳得住。

    徐佩没办法,公司有重要客户,必须得她出面。

    菜做好,上桌。

    桌子是个圆桌,很大,但此刻就我和徐海两个人。

    “佩佩说你能喝酒。那就不要客气了。”

    “好的,叔。”

    徐海从桌旁的酒柜里拿出来一瓶酒,不是茅台,也不是五粮液。

    我定睛一看,云澜堆花,年份是30。

    云澜堆花酒我们这个小县城为数不多的地理标志产品,但知名度仅限于云澜县和周边几个县。

    这酒我没喝过,但是知道它的特点是酿酒时会加入云澜本地的野菱角,用糯米和野菱角发酵,这是特色。但是口感怎样,我从没试过,更何况这还是30年的年份酒。

    据我所知,堆花酒厂在90年代市场改革就已经没落,一直到2006年才重新恢复建厂。也就是说,这酒是堆花酒厂在90年代倒闭之前生产的。

    我这岳父不愧是内部人!

    酒花在杯子里慢慢散去,我低着杯口向徐海敬酒。

    徐海也没拒绝。

    “你和佩佩交往,我不反对。”徐海终于说了。

    “谢谢叔叔!”我没想到这么顺利徐佩的父亲就能松口,声音也不自觉提高了几度,“谢谢叔叔同意我们交往!”

    “你们年轻人自由恋爱,我不拦你们。”

    “谢谢叔叔。”

    “你是不是有个大伯,叫胡卫国?”

    徐海这么随口一说,我心里一震,但很快又镇静下来,要是这个时候徐海就点出来,也无所谓,我没啥成本。

    “是的。胡卫国是我大伯。”

    “这就对上了。佩佩告诉我她在和你交往之后,我和你们石局长聊了下,石局长也说了一下你们的情况。”

    这么波澜不惊的说出来,显然徐海对于女儿谈对象这件事,并不是说简单把关,就通过。而是在多个渠道全方位考察。

    “希望石局长是帮我美言几句。”我露出谄媚的表情。

    “你们石局对你评价很高,干劲儿十足,想法也多。”

    虽然我不确定这“想法也多”是夸奖,还是有所指,但是此刻,我不能犹豫,也不能思考。我赶忙说:“我回去得多谢谢石局。”

    “你大伯现在还在镇上吗?”徐海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下去,反而又说起了大伯。

    “是的。他退休后一直在镇上,他镇上有房子。”

    “有时间我得去拜访一下他。”

    “您和我大伯认识吗?”此刻,我必须装傻。

    “当年我来这枫华镇上班就认识了你大伯,你大伯那时候是这中学的校长,我们打交道不少。”

    “原来还有这种缘分。”

    “看来你和佩佩交往,你大伯还不知道。”

    “他们知道我在和徐佩谈,但那时候早,没聊很多。”

    “是觉得我们家佩佩拿不出手吗?”

    “绝对不是!佩佩能和我交往是我的福气,我想的是先和您这边见个面,您这边同意了,我再和我家那头通知,我们家肯定是喜欢佩佩的,这样也不折损您的名声,更不折损佩佩的名声。”

    “这样好,稳妥点好。”

    在这之后,我们又聊了些有的没的。

    到最后,徐海问我:“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这问题我可真的没准备,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答起。

    徐海也看出了我的窘迫,“你和佩佩商量商量,年纪都不小了,早点结婚好。”

    我是喜出望外,但是很快又想到房子车子的问题,只能应付着,“谢谢叔叔,我会和佩佩商量的。”

    徐海像是看出了我心里的顾虑,说道:“不用担心车房的问题,县城里佩佩有房子,另外还有个房子离你单位还挺近,没人住,做你们新房就挺好。车暂时你先不要买,等稳定下来,我那台旧Q5你先用着。”

    我这真的是天外飞来的大喜啊!

    我心里如同沸腾的江水,这原本想象着各种挑战的一天,竟然如此顺利。要不是还在桌上吃着饭,我就得立马和佩佩打电话了。

    “真的谢谢叔叔!非常非常感谢您!”

    “以后你们成家了,要好好过日子,我家佩佩不像一般的孩子,自己特别独立,有时候多担待一些。你还年轻,多求进步!”

    “嗯嗯,是的,叔叔!”

    我根本按捺不住自己狂喜的内心,与徐海,不对,应该已经能叫岳父了。

    我和岳父喝了好多的酒。

    晚上,早已喝多的我,就在这未来岳父的屋子里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