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县城做公务员?逆转开始! > 第2章 笑谈机密,我帮村长玉平上位

第2章 笑谈机密,我帮村长玉平上位

    2018年4月,田哥培训回来。

    比我想象的要快多了。

    不过,彼时,农业相关部门已经完成改革,农机局等多个农业相关部门并入农业农村局。

    凭借着前期一系列工作的突出表现,以及未来农业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历史进程,我们石局长顺利当选农业农村局局长。

    农业农村局这下队伍壮大了,有12个人,其中9个人都比我的资历长。

    但我并不担心。

    这个队伍里面,没有人比我和局长更亲近,更不用说我之前做的农技展,以及田哥培训期间,我为局长鞍前马后写了小半年的稿件,还在省市刊物上发表了,为石局顺利就任农业农村局的局长立下汗马功劳。

    换在康熙帝九子夺嫡的现场,我就是张廷玉的从龙之功了。

    田哥学习归来后,写稿这一块的工作重新回到了他手里。

    局长安慰我说,我年轻,脑子灵活,新媒体这块可以多发力。

    我自己其实不慌,田哥拿走了我写稿的工作,我落得个清净,新媒体这块我信手拈来,何况,我自己还有自己的打算。

    我已经和徐佩结婚大半年了,岳父跟我说,得要孩子了。

    我爹也是这么想,徐佩也不反对。

    将写稿的工作交给田哥之后,我们便安心备孕,徐佩的公司交给杨倩打理。

    我的责任感陡然上升,自己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变得格外重要。

    虽然农机局已经升级成了农业农村局,但依旧不是政府这套行政体系里的核心部门。

    农业农村局这个部门就像是农民本身一样,是底层部门。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没有人会想起来有这么个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欠佳时,大家又会想起来,能不能从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领域薅羊毛。

    我要做些事情,帮助自己能往上爬的快些。

    按周岁来算,我已经30岁了,又只是个本科学历,在农业农村局里打拼,最后退休挣个副科,就是万幸。

    我研究了很多干部上升的通道,也和岳父交流了很多。

    岳父跟我说,考虑一下村镇。从村镇往县城走,容易做出成绩,也是目前我这个尴尬的身份为数不多的选择。

    我找到了我们村的胡玉平。

    我想借他的力量。

    胡玉平比我大5岁,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学校是个好学校,就是做人很呆板。

    毕业后他先在武汉工作,嫌工资低,一年后去了深圳。

    在深圳打了五年工,攒了些钱,又觉得一直打工挣大钱无望,就跑回来养鸡。

    他回村承包了屋后面的几亩地,搭了棚子,让鸡在地里跑,吃杂粮,这就是城里人都喜欢的“农村散养鸡”,价格要比超市里卖的饲料肉鸡要贵些,而且鸡蛋也要贵些。

    最近几年,从县城到农村,大家在吃的上面也讲究了。

    借助微信群,玉平慢慢打开了县城的市场,隔个两三天就能往县城送新鲜的土鸡蛋和处理好的鸡肉。

    养鸡场也从最开始的300来只扩大到了5000多只。

    虽然5000只鸡的养殖规模在很多专业养殖场看来算不上什么,但在云澜县下乡,尤其是善云镇这个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乡镇,玉平已经是养殖大户了。

    我和玉平约在镇上的一家饭馆吃饭,特地带了一瓶茅台。

    我知道他喜欢喝酒。

    “玉平哥喝酒!”我说。

    玉平看到茅台,眼里放光:“在县里当官就是不一样,吃饭就吃饭,还带这么贵重的茅台过来。”

    “第一次见大老板,我来拜访,肯定得带点东西。”我谦虚的说。

    “哪里是什么老板,就是个穷养鸡的。”

    “养鸡有养鸡的道行,玉平哥我看你生意都做到县里了,是越做越大咯。”

    “也就小打小闹,比不上你们在县里做官的。”

    我不想继续阿谀奉承下去,刚好我点的菜也都陆续上来,里面有一道就是炖鸡汤。

    “玉平哥,试试这鸡,看比不比得上你养的鸡。”

    我故意把话题往养鸡这件事上引。

    “这鸡肉不够紧,不甜,我们家鸡肉,新鲜的,不管是炖汤,还是炒着吃,肉质都比这要好。”

    “还得是玉平哥,专业养殖大户,就是专业!”

    “主要我们的鸡都是散养,活动量大,肉质就好,而且吃的也不一样,”说起养鸡,玉平就打开了话匣子,“你不在村里可能不知道,我们养的鸡,吃的都是地里的虫子,我每天给这些鸡加餐吃的,也是五谷杂粮,玉米,还有南瓜。最近村里的南瓜都熟了,我就挨家挨户收南瓜,打碎给鸡吃。”

    “玉平哥你这是科学养殖啊,怪不得都是好评。”

    “我们年轻人做事,肯定是要做点不一样的。”玉平骄傲地说。

    “是要做点不一样的,”我一鼓作气,加大攻势,“考虑做桥头村的村支书吗?”

    “村支书?”玉平显然没有料到我提出来这件事。

    “对!你要想,我有办法。”我说。

    “做村支书耽误我养鸡吗?有什么好处?”玉平没有拒绝,但毕竟他现在是个生意人,生意人第一件事考虑的,肯定是成本和收益。

    不过,既然他没明确拒绝,那就是对这个村支书有想法。我便和他谈起了一名村支书能够拥有的权力和好处。

    长久以来,桥头村都是善云镇最穷的村。

    穷山恶水出刁民,桥头村的村民也是最难管的,历任村支书、村长都是村里几个大族之间你推我往上任,才能镇得住这1000多村民。

    但即使上任了,也基本做不成事。

    我爹那几年做村长,头两年因为借着我大伯的位置,给村后面的400亩农田修了灌溉水渠,后两年就什么事都做不成,等他退下来后,那花了重金修建的灌溉水渠也没人管,没两年就完全损毁,埋在土里了。以至于后来村民们想要给田地抽水灌溉,只能各自买水管和抽水机,一路从河边铺设水管到田间地头,很费时间和体力,但大家居然也习惯了这样。

    收回来,不扯远了。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于乡村自治愈发重视,这些年一直在推动村干部的年轻化、高知化。

    如果玉平能够借助自身条件和养殖成绩参选村支书,对于镇上来说,也是最好的,镇政府希望看到死气沉沉的桥头村能有改变。

    对于玉平来说,也不是坏事儿,作为桥头村这个全镇最烂的村子的村支书,政府和村民也不会抱有很大的期待,对他的养鸡事业来说,影响也不大。

    商而优则仕,政商一把抓,何乐而不为?

    玉平回去之后,和家人一商量,觉得村支书这事儿有搞头,就和我继续就参选村支书这事儿保持联系。

    我的第一步,就是鼓动他把养鸡场的规模继续扩大。

    到了2018年年底,玉平的养鸡场已经有1万只鸡,我特地从县城回村做了拍摄和记录,而后整理成材料,等待一个提交的时机。

    当时农业农村局合并不久,急需做出成绩。

    我把玉平的信息和养鸡场的材料发给局长,局长非常重视,当即表示要我跟踪好,后面会组织兄弟部门讨论,是否授予农村先进个人。

    没过两个月,县政府开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商经济建设大事,我提议让玉平过来,局长也同意。

    “你挑几只养得好的鸡,带点真正的土鸡蛋,不要空手过来参会。”

    玉平临行前,我特地电话给他交代这些细节,我知道玉平过往的经历,实在是担心他不懂人情世故。

    “明白,明白,我给老弟也带上。”玉平说。

    我对这些农村特产倒是无所谓,我每个月都回一趟老家,家里面爸妈养的仔鸡、老母鸡,一直不断,我爹还专门开了一方菜园子,种没打农药的蔬菜。

    开会那天,天还没亮,玉平就开着五菱宏光在我小区门口等着了,我接到电话,下楼出来接他。

    他打开后备箱,里面一个大箱子,大箱子里面又分了几个蛇皮袋,蛇皮袋里分明有活物。

    “这里面是活鸡?”我问。

    “对。你和我说要新鲜的,活的肯定是最新鲜的。”

    我心里苦笑了一下,这兄弟虽然比我年纪大,但真的单纯。要是当上了村支书,不知道会有多“可爱”。

    “我们都住在这小区单元楼,这活鸡没地方放!石局长家里也是。”

    “这我倒是没想到。”玉平这才知道自己考虑不周,情况有些尴尬,挠了挠头,他又说,“没事,开完会我来把这几只鸡都杀了。”

    “那就麻烦玉平哥了。”

    “没问题,不要见外。我就是做这个的嘛。”

    安置好这一箱子的活鸡,我和玉平便去参会。

    会上,各部门推荐的各领域的生产好手们,操着朴实的方言交流生产经验,气氛很热烈。

    但说句实话,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其实也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听。

    我们主要都看报表,真正要听的,主要是看看他们有什么诉求。

    而他们的诉求,无非就是补贴和指导。

    其他领域我不清楚,农业领域这些年的补贴力度其实不小,专款专户,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农户个人,补贴金额也是每年逐年上升,要是种地的野心大,承包连片的土地,每年光是补贴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养殖领域的补贴相对种地来说就少一些,但在技术指导层面国家下了功夫,只是落实情况欠佳,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农业农村局的工作重点。

    会议最后,县委县政府对这些生产能手们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并鼓励他们参选政协代表,全县的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年底,桥头村村委换届的时候,玉平顺利当选了桥头村村支部书记,这也是善云镇推行干部年轻化以来的重大成果之一。

    当选村支书之后,玉平还要给我送鸡。

    我告诉他,鸡就不用送的这么勤了,实在想送,多送几面锦旗,当面送到我们办公室就好。

    这话说出来,彼此就都明白。

    果不其然,两天后,玉平到县城给客户送鸡,就带着两面锦旗送上了门。

    在办公的局长看到这个架势,问清楚来意之后,喜笑颜开地接过锦旗,立马挂了出来,挂锦旗的地方,就在局长身后。

    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情系三农解民忧,政策到户办实事;

    另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三农做踏实事,解民忧得百姓心。

    落款落着:善云镇桥头村全体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