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我带着高金莲和浩子从城里回来,直接把农用三轮车开到了高金莲的娘家,高俊武说:“丁庄又出事了,丁胜利家骂了几句村治安主任被抓了。”
“爹,因为啥事。”我问老丈爷高俊武。
“还能因为啥事,就是超生的事,骂了几句乡里计划生育干部。”我才想起来,高金莲先着急想生个二胎给张金虎,但现在高金虎结婚有老婆,高金莲就没有了生二胎的想法了。
“这事情可大可小,估计罚款是跑不了。”农村就是上面没人,你干啥事都难。乡镇有人的话,就不怕生二胎,最多少罚款点,作为警示。
“我们庄几家超生的被罚得倾家荡产。”高俊武说这话的时候,我听高金莲说过村子里有一家为了要生个孩子,家里原来条件还不错,如今四处躲计划生育,连续几次罚款,如今彻底回到了解放前,穷得叮当响。
“早晚有一天还会有奖励政策,鼓励大家生孩子。”我这么说,也是从苏北晚报看到一篇文章,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城里人很多都不愿意要孩子,从原来的法定年龄,现在城市里三十岁以后不结婚大有人在来推测的,高金莲说我是胡说八道。
“史为鼠,你瞎说啥呢,怎么会有这种反过来的事。”
我和高金莲说起了我看过的报纸,我说起城里人都不愿意要孩子,一个孩子都觉得养不好。
“农村都想要儿子,生几个都很好养活。”高金莲说这话,我并不完全赞同,让孩子有口饭吃容易,但长大了找老婆,农村彩礼一年比一年多,如果生闺女还行,但生儿子娶媳妇就难了。
而且我也不认为生孩子可以养老的,生儿子如果有本事都跑城里去了,如果没有本事娶了媳妇,养活自己一家人都难。我认为东躲西藏的就是为了儿子。儿子是有了,好日子没了。
“农村早晚变成城镇居民。”我这样说也是看苏北晚报上说的,不过以目前看我们苏北地区还不太可能农村一下子城镇居民,听说苏南已经有了很多农村户口换成了城镇镇居民。
“史为鼠,你说话就没有靠谱的时候,那得猴年马月?”高金莲反驳我说。
我也学掐指一算:“十年吧。”我虽然这么说,但我认为靠苏北市旁边成为城市居民很快,但我们这个鸟都不爱拉屎史窑庄,如此的偏僻之地,过了史窑就是别的县,如果能成为城镇居民最少也得二三十年,当然如果沙河被规划成旅游区,或者在这里盖个火车站的话,那成为城镇居民可能就会提前。
“史为鼠,你等着吧,我们都看着呢,十年我们都能看见,如果没有像你说的城镇变居民,我撕烂你的嘴。”
“估计我看是不到了。”高俊武叹气地说。
“爸,你才多大,你这么说自己。”我知道高俊武最近身体经常变坏,我想可能是承包大棚地有点多,人太劳累了,身体吃不消了。
“爸,你肯定能长寿,常言不是说,常有小病,身体健康,您肯定能长命百岁。”
我最近总感觉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了。”高俊武这么说,但我也不好劝高俊武不要承包地,现在全家人都指望承包的大棚活着呢?
“爸,我们带你到城里看看吧。”高金莲害怕高俊武得了啥大病,没有及时发现。
“高金穗也说带我到城里看,看病不得花钱吗?”高俊武习惯了为了省钱,能吃药的,就不会到医院挂水。
“看病钱,我们出,爹,你就到城里看看吧。”我也有点担心老丈人的身体。
“那大棚里的菜怎么办?”高俊武说出了自己的心病,这大棚菜和他的命一样。
“爹,我来看管大棚里的菜,让高金莲带你去城里看看。”我规劝高金武说。
“过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好点就不用去大医院了。”高俊武一直就是这样拖延自己身体的才病的,我怕高俊武这样不把小病当回事成为大病。
我以为这次回去可以不用去野胡地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了。我和高金莲说:“你没有理由再捆绑我违反国家政策,二胎的计划可以取消了吧。”
“还得生,罚款也得生,浩子太孤单了,再生一个,有两个孩子还可以在一块玩,要不,孩子哪里懂得兄妹兄弟之间的感情呀。”高金莲的想法一天一个变,头几天还说不生了,免得遭遇罚款,而且我们卡大棚又不好东躲西藏。
我无奈地说:“你高金莲,说什么我都得执行。”
“不是你说的吗?计划生育政策早晚会取消。”高金莲完全曲解我的意思了,其实我是想让高金莲等着给生二胎的政策再生。
浩子很快到了一岁了,高金莲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孩子从一岁就要开始早教,高金莲一门心思铺在了浩子的教育上,让我买一些早教的书,教浩子认字和认蔬菜,我说:“你在哪些画册上认蔬菜,你不如直接到大棚里告诉他蔬菜的种类,这样真实孩子容易记住。”
“浩子太小,大棚里又闷又热,怕对浩子的发育有影响。”高金莲这么说,我觉得也很有道理,孩子的健康最重要。
“从小就知道多出点汗,长大方能成才。”我虽然这么和高金莲说,我也怕孩子热到和冷到。
我和高金莲对孩子教育理念不同,高金莲认为一岁就要教孩子多认识一些字,我认为解放孩子的天性最重要,让孩子尽情的玩,比在房间里认字强。
高金莲同意的我劳逸结合,高金莲自己也认识不了字,我也算是半文盲,我们把认识一些字交给孩子外,我们胡搞的秋千架,成了孩子钟爱的摇篮了,没事情就指着秋千,让我荡秋千。
我又怕孩子在跌下来,只有让高金莲抱着孩子一块荡,我负责推动秋千。我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幸福,我们不求大富大贵,但靠着菜园地可以吃饱穿暖就行了。
高金莲和我想法不同,高金莲让我承包多一点地来卡大棚,高金莲认为我们只要把地都承包下来卡大棚,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史窑庄的首富,说不定有电视台蜂拥而至拍摄我们。
我和高金莲说:“照你这么说,乡里最好能给我们庄通铺上一条致富路,这条通往大槐树乡一下雨都是淤泥的路,确实不适合机动车辆,甚至骑自行车都是裤脚呲泥水。”
“我们努力干两年,等大家手头都有钱了,可以集资铺一条通向乡里的路,至少从沙河桥和史窑庄这一段让它变成柏油路。”高金莲这样想法,我也想过,但就我们卡大棚赚的十年八年的钱,连史窑庄到沙河桥铺路的钱都不够。
“乡里到底怎么想的,路已经铺到了童庄,为什么就落下我们这个杨柳村。”高金莲问我这话,我也不好回答。但我想,可能我们这里太偏僻了的原因。
“我们这里有沙河也可以开发旅游项目。”高金莲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其实我也想过,但我没有说出来,怕别人笑话我。但我知道高金莲和我说过,沙河在丁庄的范围内,如果真的开发这一段沙河成为旅游区,高金虎因为开发旅游可以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会改变俺娘家人的生活。
我不这样认为,即使开发旅游区,占了高金莲家的地,最多补偿一些费用,以高金虎现在的身体,想干一点苦力都不可能了,而且脑力劳动也不需要五年级文化水平的高金虎。
我只能高金莲说:“我也盼着俺哥高金虎好,最近我们应该多去看看高金虎。”
“他有媳妇了,应该不用我们管那么多了。”高金莲最近很少回娘家,一是因为浩子要带,还有可能因为高金虎娶了媳妇的原因吧。
“她媳妇走路也困难,出门买东西和卖东西这些事情还得我们来,还得比以前多去看看你哥。”我这样说,也许我没事情就爱去看高金虎,已经养成习惯了,还有高俊武大棚里有一点问题,第一个找到就是我,我已经习惯了两边跑。
“史为鼠,难得你能事事想到俺哥,我嫁给你是对的。”高金莲难得夸赞了我一次,我倒是蛮开心的。
我和高金莲说笑着,浩子挣脱了高金莲的身体,非要自己在秋千上荡,高金莲只有扶着浩子,我把推送的幅度变小了,浩子好像骑在刚露头的月亮上。高金莲和我说:“晚上露水大,我先给孩子喂奶,等下把孩子抱到床上吧。”高金莲说着掏出鼓胀的奶让浩子美美的吃着。
我看着浩子吃奶的劲头,心里也美滋滋的。高金莲说:“你是不是也想吃上一口。”
“先让儿子吃饱了,我无所谓,习惯了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你要想吃你就吃,老娘有的是奶水。”高金莲泼辣劲又上来了。
高金莲有时候奶水涨疼了,让我帮忙吃上一口。我说:“我不是你儿子,我可不吃。”
高金莲找不到孩子吃她的奶水,只有拼命的把奶水挤出来,高金莲说:“我奶水这么充足,得把怀上老二尽快提上日程来。”
“行,趁着年轻,咱俩抓紧再生一下,大不了我们也学着超生的人家打游击。”
“最近我天天带孩子,足不出户,觉得太无聊了。”高金莲说这话,我感觉就是闲的,自从生了浩子,我感觉高金莲有点变懒了。
“要不,我在院子里打个鸡圈,买一些小糠鸡。”我认为养鸡可以让高金莲有事情做。
“太脏了,等浩子大一点再养吧。”高金莲做啥事情都要把对浩子的卫生放在第一位。
“那咋办,你去史大傻家看电视吧。”我故意这么说的。
“到人家看电视还带着孩子,总归不太方便吧。”高金莲很久没有到史大傻家看电视,六娘段贤琴也叫了高金莲好几次,高金莲帮六娘干活,即使有好看的电视也不愿意去史大傻家看,倒是没有事情就到二大娘家坐坐,帮做一些地里的活。
二大娘家新买的彩电邻居也都愿意去看,这样的话,高金莲觉得不冷清,在二大娘家,还可以帮一边看电视,一边剥二大娘家的玉米和棉花,有时候还会早起,帮二大娘家推磨,烙煎饼。
高金莲和我说了几次,二大娘买的是二大矿里二手的进口彩电,图像清晰看的人都好看,有电视,儿子浩子也可以及早地通过电视增长点见识,今天高金莲又和我重复了这些话,我主动提出说:“那我们家也买个电视吧。”
“你史为鼠真肯花钱,给我们娘俩买电视?”高金莲说话的时候,脸都要笑出花了。
说买就买,第二天我正巧要到城里给张清送菜,我大清早起来,高金莲还在被窝里迷迷糊糊说的:“史为鼠你到城里别忘记了一件大事。”
“知道了,高金莲,电视这第一件大事,肯定得麻利地搬到家。”
我一路飞驰把送菜车开到了张清的门市口,卸完菜,又帮张清把菜批发出去,在张清家吃了早点,然后请张清带我到苏北五金电器城。
张清似乎哪里都有熟人,总有她的同学和朋友。起初我想买个23英寸的彩电就可以了,在张清和她女同学的怂恿下了买了29寸熊猫大彩电,这在史窑庄上是最大的电视了。
我也是听了张清的话,要买就买最好的,免得后悔,买小的早晚还要换大的,不如直接买个大的。
“趁着手里有两钱,就死命的花吧。”我和张清玩笑说。
张清的女同学还真会做生意,直接又建议我说:“史老板,你和洗衣机一块买了,这样我可以找经理按照家电送下乡的活动给你再打折。”
我想,人就是贪便宜心理,我一狠心就干脆按照张清女同学的说法,电视机和洗衣机一块买了,这样省得高金莲每天还要洗尿布,还要洗我们俩的衣服,还可以洗高金莲娘家的不好洗一些棉袄棉裤黄大衣之类,我想洗衣机的好处,就是不管下大雨下大雪都有烘干机。
我想把省下来的钱,请张清到南菜市隔着一条大路的红楼酒家吃上一顿大餐。张清说:“你还是先回去,向你家高金莲请功吧,你想请我吃饭,哪天都可以。”
我知道张清还有事情要忙,我也忙着带着装满了农用三轮车的大电视机和洗衣机小心翼翼的开到了沙河桥上,过沙河桥我更是小心翼翼看来回没有车辆才过沙河桥,到了史窑庄这条土路上,我更是开得很慢,晃晃悠悠开到了庄头史厚斤的商店的门口,史厚斤说:“史为鼠,你小子买的啥,这么大个。”
“斤大,这纸箱里装的是电视机。”我说着,然后让斤大看上面的字,我才知道斤大的眼睛原来越不好使了。
“这么大的老嗨个,是多少寸的。”史厚斤问我。
“斤大,是29英寸的大彩电。”我说话的声音有点大。
“你小子,说话这么大声,我眼瞎儿子没聋,瞧你史为鼠得意样,你小狗日这两年卡大棚真的是发财了。”史厚斤说的声音比我的声音还大,好像故意给我宣传似的。
“你没事也可以来我们家看电视。”我和斤大的说话的时候,没有办法把声音变得很小,我知道斤大的耳朵也是一阵阵的聋。
“你是不是买两个,还给王喜超买了一个。”史厚斤看到了车厢里装的两个大箱子。
“那个更大个的是洗衣机。”我和史厚斤说着话,我看到了史厚朝从旁边扛着铁锹过来。
“买的什么玩意,这么两个大老憨。”史厚朝摸着我车上的大箱子问。
“四大,这盒子里是电视机和洗衣机,你要看电视到我们家,你要洗衣也可以到我们家洗。”史厚朝看了半天熊猫的牌子。
“这熊猫还是个名牌,得花不少钱吧,电视可以去你家看,洗衣服就算了,到汪塘里洗衣服,不光干净,还省水电钱呢。”史厚朝说着连连摇头,可能认为我买的这些家电有点败家了吧。我想史厚朝说的也没错。农村电费确实贵的要死。水还好,可以到池塘里挑,也可以用洋井压出的水。
“你和高金莲要学会攒钱呀,花钱不要大手大脚的,我最近把你致富的事情,都编大鼓里了。”史厚朝教训我说。
“四大,说书可以,但少加一点外水。”我和四大玩笑说。
“你四大我说书一贯都是实事求是。”史厚朝说这话后,扛着铁锹回家了,我也开着农用三轮车从商店一直开到了家,我看到了佘菜花狠狠地望了一眼我买的彩电和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