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岁,身背骨灰走江湖 > 第16章 人姒云暖

第16章 人姒云暖

    余欢跟杨爱华一路追逃,很快就到了学校。

    学校就在大王庄的西南侧,是一所中心小学,同时兼顾周边五六个村子的小学教育。余欢一如既往的进入了三年二班的教室,坐到了角落里一个单独的座位上。

    很快上课铃响了,好一会儿老师还没来,这种事儿倒是不常有。不过余欢也不在意,小学的书他早就读完了。

    就在班上的学生开始喧闹的时候,教室的门忽然被推开了,大家看去进来的却不是班主任,而是一个陌生的女人。

    很美的女人,余欢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就是觉得非常好看。

    随着这个女人进来,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大家看着这个像发着光一样的女人。

    有人开始偷偷把自己脏兮兮的鞋子,藏回了课桌底下。

    有的人看着自己又脏又黑的手,好像突然感觉不是那么干净了,于是把手偷偷的缩进了袖子里。

    还有人不自觉的把书翻了翻,找出最干净的一页打开来。

    女人走到了讲台上。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新来的班主任,教大家语文课。我叫姒云暖,我的姓不太常见,大家可以叫我云老师。”

    她一开口,声音沁人心脾,语调比广播里的还好听。

    “这是我的名字。”接着她把自己的名字写到了黑板上。

    余欢听马丞相说过这个姓氏。姒、姜、姬、妘、妫等都为原姓,只有在祖地从未做过迁徙的才用原姓。

    迁出祖地的族人皆以新地作为对外的姓,马丞相拿商鞅给他举了例子。

    在卫国以外的地方他叫卫鞅,因为他来自卫地,但祖上是姬姓迁到卫地的,真实的姓名应该是姬卫鞅,或者姬姓卫氏鞅,再或者姬姓卫氏公孙鞅。

    这一堂课,是这个班有史以来所有的学生听的最专心的一堂课。大家也第一次感到上课的时间竟然会那么短,以前觉得难捱的上课时间,第一次希望不要那么快结束。

    这一天,余欢也有了第一次。

    第一次被老师点到名字,第一次在课堂上被提问,第一次被表扬。

    余欢也第一次感到被人看的时候,自己的心有了一种叫紧张情绪。

    这是他和姒云暖的第一次会面,谁也没有料到,这次会面是他们纠缠一生的开始。

    姒云暖的课结束后,后面的课,余欢继续跟往常一样开起了小差。今天不为别的,他是在想怎么解决小三的事儿。

    还是马丞相的话,让余欢有了思路。

    中午放学后,余欢堵在了校门口。

    截人!

    截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五年级的搞不好会打一架,实在没必要。

    “认识我吗?”余欢拉住了一个,笑着问他。

    这孩子见是余欢,吓的不敢动了:“余、余欢!”

    “以后叫我小神仙,颂我真名,鬼不吃你。”

    “小神、仙。”

    “对,大王庄的小神仙,一会儿去大李庄喊一圈儿。”

    对方赶紧点头答应。

    余欢看向其他被拦的学生,大声喊道:“你们都听见了吗?”

    众人点点头,没人说话,都有些害怕的看着余欢。

    “我是大王庄的小神仙余欢,你们让身边的人都知道这的名儿,都去大李庄喊!谁要是没干,我都能知道,到时候放鬼吃你们。”

    众人猛点头。

    余欢一笑挥了挥手:“散了。”

    众人一呼而散。

    杨爱华拉着余欢就问:“你为啥这样?这样你以后更没有朋友了。”她一脸愁容。

    “马丞相说我是孤家寡人,注定没有朋友。”

    杨爱华不太懂什么意思,接着问道:“那你是想去做神仙吗?算命的余神仙?”

    余欢摇头:“不是,我想起了马丞相说的一句话,所以我打算用来试试救小三。”

    “什么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我得先有星星,他们就是我的星星。”

    杨爱华听不太明白,但感觉很牛逼。

    小学生的流言传的还是很快的,当然根源还是因为他是余欢,他在朱仙镇这一带很有群众基础,只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流言就满天飞了。

    大王庄的小神仙会抓鬼……

    大王庄的小神仙经常吃鬼……

    大王庄的小神仙经常放鬼吃人……

    大王庄的小神仙骑着鬼上学,让鬼给抓鱼捉兔子,还让鬼给写作业之类的,反正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反正听起来大王庄的小神仙不是个好人,尤其大李庄的人耳朵快出茧子了。

    一个上午,小三在余家待着没出门,也没有人来找她。她把余家收拾的干干净净,尤其余欢的西屋打扫的更加仔细。

    下午的时候小三出门了,跟着余跃进满村跑。余欢晚上放学回家后,都没用他出去再找他爹,小三就牵着余跃进的手回了家。

    老余头儿本来想把这个小姑娘赶走,现在却说不出口了。吃完晚饭后,老余头抽着自己的烟袋有些发愁。

    “爷爷,咋了?”余欢发现他有点儿不对劲儿,于是悄悄的凑到老余头跟前,帮他把茶碗也端了过来。

    老余头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拿着根筷子乱舔的余跃进,然后凑到余欢耳边说道:“养小三,得花钱。”

    “养小三,还要花钱?”余欢不解。

    他从小到大,他还从来没有对钱有过太多的概念。

    有家里的粮食收成,有余跃进在矿上的收入,王学玲给余欢花钱也没有抠过,再加上三神仙经常来供养他。

    零花钱一直不少,所以他从来没有因为钱发过愁。

    老余头本不想和余欢说这些,但转念一想,儿子可能以后是废了,有些事儿该和孙子交代交代。

    于是说道:“你妈把你爹从矿上赚的钱都拿走了,现在就靠地里的粮食能卖点儿钱,我跟你爹、你奶奶还经常吃药都要花钱。”

    听了老余头的话,余欢第一次感觉到了钱的重要性,这一刻也仿佛明白了妈妈离开,可能跟钱也有关系。

    皮鞋也应该值钱,摩托车肯定值钱,就是五十斤金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然后余欢觉得自己家的土坯房,不那么好看了。

    “爷爷,黄河里的鱼能卖钱吗?”

    “能,但你爷爷是捉不到了。”

    余欢松了一口气,笑了。

    他在水里就像回了家一样,他能抓鱼,鱼能卖钱,卖了钱养小三。

    祖孙两人沉默了下来,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屋里昏黄的灯光下。

    坐在椅子上的余跃进把筷子扔到了地上,小三就给他捡起来。

    余跃进再扔,小三再捡,周而复始。

    余跃进每次扔后,就开心的拍手,而小三沉默的就像根黑木头,光干活儿也不说话。

    老余太太在灯影下呆呆的看着他俩,老余头抽着烟,不时地叹口气。

    余欢看着这一切,逐渐忽然感觉这眼前的一切在离自己远去,余跃进的笑声也开始遥远而空旷起来,他的思绪开始变的飘飘荡荡。好像自己在往半空飘去,俯瞰着屋里的一切,像一幅无声的电影。

    此时如果有人观察,会发现他眉心剩下的最后一点水滴的痕迹,在这一刻彻底的消失不见了。

    就在余欢恍恍惚惚,感到自己马上要到飞上房梁的时候,忽然屋门被撞开了。

    紧接着一阵寒风被挟裹着吹进了房间。

    余欢被这寒风惊醒了过来,思绪回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