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龙吟九州:神女开纪元 > 第58章 第一次上朝

第58章 第一次上朝

    圣旨当晚就到了太师府,灯火通明的太师府院落中,‘乾清宫’掌事太监夏公公亲自来宣旨,他身着华服,步伐稳健地走进大堂,手中高举着一卷金色的圣旨,满脸肃穆。

    老太师领着洛瑶,大儿子及家中有官爵的子侄,撩起衣摆下跪。

    “众位大人,请静候,圣旨即将宣读。”夏公公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清晰,四周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目光集中在那卷缓缓展开象征着皇权的圣旨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澜,年轻有为,才能卓绝,忠诚于国,勇于奉公,特任命为鸿胪寺少卿,负责朝廷礼仪及对外事务,可上殿议事,望尔务必尽心尽力,以报国恩。”

    一声“奉旨”落下,沈澜微微低头,接过卷轴。

    翌日一早,洛瑶换上了崭新的官服,与沈太师一同走向马车。老夫人和沈璃在府门口目送,心中难免有些不放心,老夫人拉着沈璃,仿佛生怕她会冲上前去,送妹妹到宫门前去。

    “姐姐,今天替我去趟‘灵草堂’,看看那些小娘子恢复得如何。”洛瑶上车撩起车帘,脸上洋溢着笑容,语气轻快,“《伤寒杂病论》已经讲完了,今晚回来我可要考你哦。”

    沈璃一听,心中满是欢喜,今天可以出府办事了,拍手道:“好,我去看,还有晚上可说好了,我一定不让你失望!”

    太师府的马车向宫城而去,路上沈太师严肃道:“洛儿在朝堂切记要保护好自己,记住成也萧何败萧何,能做的事情越多,能相信的人就越少,有时候皇帝的话也不要尽听尽信。”

    洛瑶微笑着说:“我很多事情都想起来的,我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而活了,祖父放心。”

    沈太师喜忧参半道:“都想起来了!”

    洛瑶脱口而出:“也不是全部,人间的我就只记得山叶镇的了。”

    沈太师奇道:“人间的。”

    洛瑶笑了笑自知失言:“小时候的还没想起来,以后再跟祖父慢慢解释,大皇子和三皇子在前面,应该是在等我们。”她撩起车帘,远远的看见子辉和墨染已经站在了宫门口。

    这两人不放心今天洛瑶第一天上朝,像是约好了一样,都站在宫门口等她一起进去。

    马车停稳,洛瑶首先下了车,扶老太师也下了车,待他平稳落地,两人迈步朝子辉和墨染走去。

    此刻,洛瑶身穿鸿胪寺少卿的官服,衣袍的颜色在晨光中透出淡淡的绯色,犹如初绽的桃花。她的腰间系着一条宽宽的素色腰带,扣头是金光闪闪的草金钩,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形,透着一丝英气。

    她的发丝被整齐地收拢在乌纱帽下,帽子上绣着栩栩如生的白鹇,顶端嵌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仿佛流转着晨光的精华。然而,再亮的水晶,也比不上她眼眸中那抹神采闪亮。

    远处,子辉和墨染目不转睛地盯着洛瑶,他们两人和洛瑶认识了几万年却第一次见到她穿上人间的官服,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新奇,甚至连沈太师走到面前都忘了及时打招呼。

    沈太师见状,不由得摇头失笑:“走吧走吧,像两只呆头雁。老夫回来这么久,也没见你们谁来等我一起上朝。”

    两人闻言,面露尴尬的笑容,连忙跟在老太师身后。洛瑶见状,转头问墨染:“上次没机会问你,‘灵草堂’的小娘子们恢复得怎么样了?那些人抓到没有?”

    墨染挑眉道:“你这会还有心思关心别人?她们好的很,吃了你炼的‘补元丹’之后恢复的差不多了。不过,这些人你得想办法安置,整天吵的人脑仁疼。”他握了握拳头,语气渐渐加重,“那些黑衣人抓到三个,但他们有秘术,抓到的人牙齿里藏毒,都自尽了。”

    沈太师忍不住插嘴:“跟劫持我们的黑衣人是不是一伙人?”

    墨染打道:“应该不是,不受同一人驱势,目的也不同。”

    沈太师说:“洛儿的状态是越来越好了”

    子辉突然打断道:“今天是飞宇兄第一次上朝,父皇一定会问及和北燕和谈的应对策略,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前帮她梳理一下?”

    老太师听后,哼了一声道:“本末倒置,怎么打胜仗才是硬道理。”他眉头微皱,显然对目前的情势很不满意。

    子辉接着说道:“那不是已经败了吗?还有四万将士在忍饥挨冻,他们还要不要回家?”他的声音中透着无奈。

    墨染沉默片刻,认真地点头:“的确如此,再僵持下去,考验的是国中的粮草辎重。”

    三人争论着,彼此间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交错,直到来到‘乾清宫’殿前,各自按照品阶站好,才想起来仍旧没能来得及讨论洛瑶的殿前策论。

    众大臣有的还在窃窃私语,这个新来的鸿胪寺少卿,只听一声:“陛下驾到。”殿内瞬间鸦雀无声。刘章从屏风后走来,大袖一挥,坐在了龙椅上。

    众臣下跪行稽首礼高呼:“陛下万岁!”

    洛瑶第一次上殿,跟着众人有样学样地跪下,但眼睛却忍不住四处游移。

    她跪着的这块金砖,温润如玉,散发出微微的光泽,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块砖的来历。它只有在江南吴县才能产出,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烧制、窨水、出窑、打磨等,足足要经历29道工序,每道都需要精细的工艺与漫长的时间,一块砖要历时两到三年才能完成。这样的砖铺在地上,寸土寸金,名副其实,因此被称为“金砖”。

    她暗自想,这一块砖的价值,足够一个士兵一年的粮草钱,而大殿上少说也有上万块,宁可用它铺地,国力到底是弱还是不弱?

    随着众人起身,洛瑶的神思依旧飘荡,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身旁那根金丝楠木柱子,柱子粗壮挺立,质地紧实,散发着既像金属又像丝绸的光泽,这一根柱子,也是天价,不仅因其材质的珍贵,更因其得自西南原始森林,需历经上千公里的艰难运输,路途上不知要搭上多少人命,方才得以运抵这座宏伟的宫殿。

    宫殿门廊上就有21根如此气派的柱子,殿内又有40根,构成了一种令人震撼的气势,洛瑶心中不禁感慨,这些柱子养活一个万人的军队都没问题。

    “鸿胪寺少卿沈澜何在?”龙椅那头传来一声威严的询问,声音如雷霆般震撼。

    沈澜这个名字洛瑶还没太用熟,加之满脑子已经把这个殿给拆了,还折算成了粮草,见无人应答,皇帝的声音再次传来,语气中透着不满,众大臣的目光纷纷聚集在她身上,旁边的一位大臣低声提醒:“沈少卿,叫你呢。”

    洛瑶赶紧出列,一边行礼一边说道:“臣,沈澜,参见陛下。”声音清晰洪亮。

    “平身,走近些。”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

    洛瑶闻言,大步流星走了过去,走到太师和子辉身边,站定。

    皇帝略微惊了一下,目光在洛瑶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思忖:这位少年倒是有些胆魄,看来并不畏惧殿上的威严。相貌竟然也不输于辉儿,剑眉星目,气质非凡,就是皮肤太过白皙。皇帝的目光略带一丝赞赏,缓缓说道:“沈少卿,朕听闻你才华横溢,今日特意召你上朝,想听听你对北燕和谈的对策。”

    洛瑶心下想说:拆了你这宫宇什么都有了,打了胜仗,还要和什么谈。想想第一次上朝,给皇帝留点面子,子辉看向她,勾着嘴角笑,似乎像是知道她要说什么似的。

    洛瑶冷静了一下道:“回陛下,臣需要知道底线是什么,在鸿胪寺约谈即可。”心内想着,说那么多干嘛,干就完了。

    殿内一片静谧,连皇帝都感觉自己被震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