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燕子迴时 > 第25章 外出

第25章 外出

    太子去趟宫后苑都架势十足。

    去趟金池,晏子归不敢想。

    知道能去金池看龙舟的兴奋只有一瞬,随后就是无尽的担心。

    宫里还是让人成长。

    就是去年这个时候,晏子归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要出去玩想的不是玩的事。

    对于东宫来说,她实实在在是个新人,万事都是第一次。

    钱明她是不指望了,指不定这个时候还想着拿乔,等着看晏子归丢脸。

    晏子归问张成,问去年去过金池的宫女,女官,和内司对接时说傅姑姑在时是怎么安排的,循她的例来,她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当天去金池是个什么流程,几时和官家汇合,到地方要做些什么。

    晏子归都打听仔细了,设想好可能发生的情况,再想好应对办法,这才心里有底。

    转眼看到宫女把带毛的斗篷都拿出来,晏子归两眼一黑,“五月了,谁还穿戴毛领的衣服啊。”

    “可是去年殿下从金池回来就病倒了。”云砚解释,“傅姑姑说下次穿厚斗篷去防风。”

    “这个是防风,但是,但是真穿了这个,殿下的脸面往哪放啊。”晏子归摇头,人人都知道太子身体不好,但是不好到五月天还要围着皮毛就太夸张了。

    “靴子里塞双毛鞋垫,再做个毛背心穿在衣服里,外面一定不能看出分毫。”

    “那日早上给殿下做一碗红糖姜鸡蛋,喝下去就发热,一定不冷。”

    “殿下吃的东西都是有定例的,可不是我们能做主的。”

    “这个东西简单,在茶房就能做,一点红糖,一点姜,几个鸡蛋,这有什么呀?”晏子归不解,到端午那天,她直接对周洄说,“微臣幼时顽皮,天寒地冻都要往外跑,祖母怕微臣吃风受寒,常做红糖鸡蛋给微臣吃,吃完肚子暖暖的,一天都不冷,殿下要不要试一试?”

    周洄点头,“让内侍监做一大碗过来,今日要去金池的人都吃些。”

    “不用惊动内侍监,只要烧开水就行,微臣现在就去茶房做。”

    不多时,晏子归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红糖鸡蛋,盯着周洄吃下,还要问他现在有没有感觉身体热热的。

    周洄不喜欢姜味,猝不及防喝下一大口红糖姜水,闭着眼说不出话。

    “太烫了吗?”晏子归怀疑,她放凉了呀。

    “很热火。”周洄放下碗不准备再吃。

    “好歹吃个鸡蛋。”晏子归盯着他,“吃吧,求你了。”

    周洄闭着眼又吃下一个鸡蛋。

    晏子归欢天喜地,觉得今日一开始就按照她的心意来,定不会出错。

    茶房有多煮的红糖鸡蛋,晏子归说别浪费,都分吃了。

    张成那份是小太监送到他跟前,只有些余温,他可以一口吞下,嚼完才问人,“这个和殿下是分开煮的吧。”

    “我看着晏大人弄的,就是一锅煮的。”

    张成舌头发麻,他去确认车驾,方才没看见,“殿下吃了?”

    “吃了,殿下吃的头一碗,鸡蛋也吃了。”

    张成奇怪,殿下从来不喜欢姜茶,今天这碗红糖鸡蛋里浓浓的姜味,他就喝下去了?

    太子坐车,余下人都要走路。

    在宫门处稍等,等御驾过去后,太子车驾紧跟其后,

    出了宫门,除了少数太监跑步跟随,其余人上马车。

    晏子归奇怪,“金池很远吗?我还以为一路都要走过去呢。”

    “都出了万胜门,在城外。”崔云回道,“前面的车驾走的快,怕我们赶不上,这最后头的贵人之流的,她们的宫女太监都是走路的。”

    “那等他们走到了,不是又要回去了。”晏子归晃晃脖子,突然头上顶着一个花冠,还有点不习惯。

    崔云伸手替她整理一下花冠。

    “金池赛龙会可是天大的热闹,能出宫瞅见一星半点就值得,谁还嫌走路辛苦。”崔云笑道,“要不是你,我今日也不能来金池。”

    “我也是。”

    “我也是。”

    车厢里的小宫女接连说道。

    “从前都是钱明来的?”晏子归问,“难怪她觉得没意思,今年不想来。”

    “去年是傅姑姑带着她。”崔云轻笑,“她才不是觉得没意思才不来,你有花冠她没有,面子过不去,才不来的。”

    晏子归伸手摸摸头上的花,花里胡哨的有什么好。

    但是她没有说出口,许是她突然想起先生说的那一句,你得来的一切太轻松了。

    这一车厢的女子,只有她有品级,也只有她有越级的花冠。

    两顶。

    在嘉兰关无人和她比,但是踏进京城的那一刻,她就已经在不同的天平上和人比较。

    差不多到地方了,就要全部下车快步到太子车驾周围,迎太子下驾。

    官家今日着赭黄常服,太子身穿淡黄常服,父子两站一块还挺像。周元载侧过头看周洄,“朕看你穿的单薄,冷不冷。”

    “儿臣内里穿的暖和,出门前还喝姜茶,应该不会像去年那么不济。”周洄笑道。

    “长大了,知道自己喝姜茶了。”周元载满意,“朕早说,你那奶妈子太顺着你了,你看她不在,有些事其实也没那么难做。”

    周洄只笑。

    金池水面辽阔,长桥卧于其上,犹如金虹,琼楼玉宇浮在波澜间,加上正值春夏之际,翠柳如烟,繁花似锦。

    即使晏子归心里一直告诫自己在当值,谨言慎行,眼睛却像有自己的意志,不住的往四周瞄。

    她回家的时间短,这样的好景色看的少,总是看不够。

    群臣已经在殿内等候,晏子归低头垂手,余光看到他爹在左边第三排,没对着自己,不用躲闪受他的礼。

    站得高果然是有好处。

    周元载道今日佳节,众卿不必拘泥,率性而坐,乘兴而归。

    水面传来巨大的炮声,水面被炸开好几十米高,水雾落下,有十余艘船分列两侧,摇旗呐喊,锣鼓助阵。

    这是要打起来了?

    晏子归看众人都很平静的表情,压下疑惑,看了一会才明白,这是演艺。

    水战晏子归没见过,不知不觉头就抬起来,看的津津有味。

    晏辞抬眼就看到自家女儿站在太子身侧,头戴花冠,正经的女官样式。

    金池年年都是水战戏开场,哪个鼓点响雷,哪个鼓点人会在空中翻两个跟头下水,他都清楚,自然看的不太认真,举杯喝酒,装作不刻意的偏头看她。

    看她满是兴味的表情。

    晏辞有点心酸,如果女儿在他身边长大,这样的戏早该看到不爱看,怎么还会如此兴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