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燕子迴时 > 第41章 撑腰

第41章 撑腰

    周泓还是命人看着点东宫,万一那小娘子不守信用,回去告状,他也好先做准备,去父皇那等着。

    但是晚膳用完,东宫那也没有异样。

    “不会被我弄死了吧?”周泓问。

    “没有,小人亲眼见着她回宫了,活生生的。”内侍监回道。

    “她不准备和太子告状?”周泓意外,“小娘们,胆识还挺壮。”

    宫人伺候太子梳洗,周洄把帕子放回突然,突然说,“今夜让晏子归来值夜。”

    宫人面面相觑,傅宁应是,领着她们出去。

    去找晏子归来,殿内只留她一人伺候,

    这时候已经不需要晏子归做什么了。

    周洄穿着寝衣坐在圆桌旁看她,晏子归问殿下是想喝茶吗?

    周洄点头,等晏子归端了茶水过来,他浅抿一口后才问,“今天出宫遇到什么事了吗?”

    晏子归微微诧异,“没有遇到什么事,殿下为何这么问。”

    “第一次到东宫眼神里都没有害怕的人,为何现在却多了谨慎?”周洄笑问道,“总不会是突然觉得孤很可怕。”

    晏子归拧眉,没想到自己这点情绪变化都被太子注意到。

    这次回宫她确实心有抵触,任谁被按到水里都不会若无其事,她只是胆子大,又不是傻大胆。

    可是皇权阶级压人,她除了忍着又能怎么办?

    内心深处的惧怕她还以为自己装的很好。

    晏子归低下头想自己哪里露馅了。

    “不能说吗?”周洄又问。

    “是我先做错了事。”晏子归撅着下嘴唇,“三殿下不是自己掉水里的,是被我踢进去的。”

    “但是我也不是故意的,我都没看清楚是谁,是都在传三殿下落水,我才知道我踢下水的是他。”

    “谁看见了?”周洄问。

    晏子归没想到他会问这个,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不应该先说自己不该冲动,没看清楚人就动手吗?

    “有谁看见你踢他下水了?”周洄问得仔细。

    晏子归摇头,“但是三皇子知道啊。”

    “他知道有什么用?口说无凭,焉知不是他故意攀咬你。再说,他屏退左右孤身来寻你,起的什么心思?他自己都经不住问。”周洄抬眼问,“他今日报复你了?踢你下水了?”周泓睚眦必报,今日必定是找到机会报复回去。

    晏子归没想到这遭,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她鼓脸,“他是皇子,我得罪不起。”就是犟嘴,她也强不过皇子。

    “你是东宫的人,你比不过他,难道孤也比不过?”周洄问她,“还是在你心里,孤这太子,其实不如他。”

    “我没有那么想。”晏子归连连摆手,“是我自己闯下的祸事,怎么能连累殿下。”

    “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现在你是东宫的女官,外人看来你就是孤的人,你做的好事坏事,都和孤休戚相关。你在外面被人欺负了,那是孤东宫无能啊。”周洄感叹。

    “那我做错事了,殿下也要护着我吗?”晏子归小声问。

    “即使你做错了事,也该由东宫来责罚,其余人没有资格。”

    晏子归闻言翘起嘴角,好像得了免死金牌,先前的惴惴不安烟消云散,“殿下真好。”

    “是全天下最好的殿下。”

    晏子归谄媚笑道,“我给殿下捶背。”

    周洄没应声,晏子归瞧着他的脸色绕到他身后给他捏肩。

    “孤生辰那日,东宫众人都送了贺礼,怎么不见你?”周洄放下茶杯,语音好似不在意,“你一点乐器都不会,唱歌总会。”

    “唱歌很难听的。”晏子归诚实道,“不过我给殿下送了贺礼,就在礼单最后一行写着,可能殿下没注意,忽略了。”

    “孤还以为你无心呢。”

    “殿下对我很好,我心里都知道的。投桃报李,这道理我懂的。”

    周洄下意识想的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片刻后觉得不妥,她说的是知恩图报,他想的是什么东西。

    耳尖发热,咳嗽两声,“孤去睡了,你回值房吧。”

    “我等殿下睡下再出去。”晏子归浑然不知,还热情道,“要不要我给殿下按摩,按摩后睡的更香。”

    “不用了。”周洄拒绝,“你今日受了大罪,好生休息吧。”

    晏子归没有反驳自己,显然她也认为自己今天遭受了大罪。

    周洄思及此,“去找张成进来,孤有事问他。”

    太子温良纯善,是因为心胸开阔,许多事并不以为冒昧,当太子觉得自己受到冒犯,他做出反应不会等明天。

    晏子归之前老实听话,都是认为自己不足以对抗皇子,如果三皇子真要较真,晏子归都想好了,如果会连累家人,她就死好了。虽然活这么短觉得很可惜,但是因为自己连累家人,她更不愿意。

    现在太子明说可以给她兜底。

    她一下就放松。

    她对付三皇子是难以抵抗,太子对付三皇子那不是手拿把掐,而且事情变成太子和三皇子之争,就无人在意她了。

    太子真是好人啊。

    她翻个身,又想到林媛的脸色,不是因为她说的那两个原因,那林媛不愿意的原因是不喜欢太子?

    晏子归暗下决心,决定下次回去跟林媛好好说说太子,太子是个好人,嫁给一个好人,喜欢可以慢慢培养。

    嫁给太子不亏的。

    太子先前有两个伴读,饱读诗书,太子放他们出去考试,毕竟太子伴读可不能授官,他们隔三差五也会回东宫请安。

    这次来还带了一个新面孔。

    “殿下看他,可看得出这就是名震两江八府的神童学子。”苏墨热切同太子介绍。

    范澈学士服拱手,“学生范澈,请太子金安。”

    旁边站着的晏子归耳朵一动,偷偷抬眼看了一眼范澈,林媛嘴里常念叨的那个小胖子好像就叫这个名,看着不胖,也许是同名。

    “看着气宇轩昂,确实与众不同。”周洄笑道,“孤看过你的文章,写的四平八稳,又不失锋芒,老道的很,今日面见,当真是少年英才。”

    范澈口称不敢。

    太子让他们坐下,拿出先生最近留下的作业同他们商讨议论。

    张成用浮尘捅捅晏子归,小声说,“认真记,殿下说高兴了可能会找你讨论。”

    晏子归心想,这人的记性会出错,还是拿纸笔记下来稳靠些。

    她寻个小案坐下,拿纸笔记下他们讨论的内容。

    三人说的兴致高涨,晏子归低眉紧记,等到外面通传陛下到,她恍然,起身相迎的时候才觉得手腕酸痛。

    官家很少来东宫,太子每日去紫宸殿请安,想见儿子就召他来见,实在没机会到东宫来。

    今天是因为路过东宫,周元载突然兴起就想进来看看。

    没想到正好碰到太子在会友。

    周元载先问了两个伴读,下场考试可有把握,“太子可是怕耽误你们,特意央求了朕让你们出去考试,不考个名堂出来,就对不起太子这份心。”

    这两个伴读年纪比太子大,一个十七,一个十八,都定了亲,就想着能考个功名再完婚。

    苏墨不好意思摸摸鼻子,在东宫里都说他们读书好,放出去才知道,天外有天,他们俩第一次考举人都没过。

    暂时够不上明年的春闱。

    于是再次推出范澈,他明年可以参加春闱。

    周元载有些惊讶,“看着很年轻。”

    “今年才十五岁。”周洄笑道,“朝廷有这样的人才辈出,父皇大喜。”

    周元载笑着问他们刚才在说什么,周洄就说他们讨论的话题,原样的话不好复述第二遍,张成适时说,小晏大人都记下来了。

    周元载看向晏子归。

    有些日子没看到她跟在太子身后,难道是来紫宸殿不带着,在东宫依旧?

    周元载看一眼儿子,随即伸手,“拿过来朕看看,你怎么想到记这些?”

    “回陛下话,是太子敏而好学,把太傅所授内容全都记下,时不时翻看,今日殿下与人相谈甚欢,微臣就想着学习殿下平日举动,将讨论之言记下,方便殿下日后翻看。”

    周元载翻开记录,小楷清秀端正,难得是边说边记,字迹不见潦草,每人说话都是分段记录,一目了然。

    比起范澈,晏子归更让周元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