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燕子迴时 > 第121章 晏家琐事

第121章 晏家琐事

    晏辞回来了。

    莫欢就想回晏家。

    这不分出来不知道,比起住在晏府,差远了。

    虽然下人还是那些下人,莫欢这些年的经营,也不是毫无积蓄,一下就把生活水平降下来。

    但是住的房子从大变小,每天见到的人来回就那么几个,往常家里来客人都要去她那热闹热闹,现在一个小小荫封官,谁会来家里交际。

    就是去信想请晏书容来家坐坐,都让汤家回绝了。

    晏安邦夫妻两去世,对晏书容的打击很大,她也不年轻了,病一场就看得出来差很多,如今有儿子媳妇管着,不能自己出来。

    “这汤家真没意思。”饶雪多有责怪,“他们是晏家的亲戚,主君也是晏家的血脉,怎么就不能走动了。”

    “许是身体不好。”莫欢给她找借口,“该是我上门去看她的。”

    真上门汤家让进了,也好好招待了,只是晏书容看到她就想起自己哥哥,说不了两句就悲从心来,眼泪哗哗,汤家人不喜,面上就带出来些。

    莫欢心思敏感,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主动到你家来走亲戚,还要看脸色,内心十分腻味,之后就不去了。

    整日只能窝在房子里发呆。

    算着日子晏辞几兄弟要出孝了,莫欢就打发人去城门守着,想着打着迎接的旗号进晏家。

    没想到家丁堵错了门,晏宁自个回来了,莫欢看到儿子只顾着欣喜,第二天才想起晏辞来,问儿子,“你大哥回来说什么了吗?”

    “没说什么?”

    “娘还不明白吗,这是防着我们上门去了,就跟上次三个孩子直接送回来一样,生怕和我们沾上关系。”饶雪啧啧,“这些就罢了,主君的官职怎么说?”

    “我已经去衙门报道了,这会就等通知呗。”晏宁想的简单。

    “等通知的人那么多,肯定要有人有关系去走动才行。”饶雪急了,“实在不行,我上门去求大哥帮忙。”

    “你先别去。”莫欢这会还想着,她把晏辞从小带大,和他相处的时间比他亲娘多多了,之前晏辞一直很孝顺她,莫欢笃定晏辞会亲自来家里问候,到时候她再提,比自己主动上门去求好。

    亲兄弟,一点举手之劳,哪里就用得到求这个字了。

    可是等了四五天都不见晏辞上门。

    晏辞除了进宫,去了一趟恩师家,去了一趟岳父母家,再去了一趟姑母家,也没有旁的地方走动,每天都有同僚同窗上门,但是这些也用不了很长时间。

    莫欢越等心里越没底。

    某日醒来后就说自己昨晚梦见将军,让人套车送她去晏府,她给将军上一炷香。

    宋时听到门房通报姨太太来了,没有惊讶,总算来了。

    能忍到这个时候来,也是不错了。

    宋时没有起身相迎,只是在莫欢进屋的时候,站起来,“姨娘来了。”

    莫欢暗气她不够恭敬,嘴上却说,“我昨夜梦见将军了,怕他恼我,今日就想来给他的神位上一炷香。”

    “姨娘来的不巧。”宋时招呼她坐下,“昨日主君就带着公公婆婆的神位去江南了。”

    “他去江南做什么?”莫欢心一惊,“他不做官了。”

    “主君想着公婆生前未了的心愿,想先去江南完成心愿,官家体恤他一片孝子诚心,允他做特使官,往江南去了。”

    “那大哥什么时候能回来呀?”饶雪问道。

    “这个不好说,短则七八月,长则一两年也要。”

    饶雪急了,那她夫君的复职怎么说,本就是公公的荫封官,现在公公没了,大哥又离家不管事,夫君不会没官做了吧。

    “主君去江南,你这个主母怎么不跟着侍奉?”莫欢皱眉,“出嫁从夫,你是完全忘记了。”

    “主君要我留在京中。”宋时没有过多说,“现在家中没有公公的神位,姨娘若真有心,去太庙外上一炷香,公公也是能收到的。”

    她又看向饶雪,“你也无需着急,二弟的官位,主君已经打好招呼,估计月末通知就能下来。”

    “只是主君也要我转告你们,他不在京中,鞭长莫及,二弟可不能像从前那样懒散,若是上峰评级不过,他也没有办法。”

    晏辞倒不是有好事还想着晏宁,只是他是大哥,晏宁有什么事还是会求到他头上,为了规避麻烦,早些安排好是省他自己的事。

    “大哥就是好,一直想着我们。子归进宫当太子良娣,又生下小殿下,我做婶娘想给她庆贺一下,只是没有门道。”饶雪见自己丈夫的难题解了,立即说上好话,“大嫂日后进宫,也带我进去,我好当面恭贺子归。”

    “你有这份子归就心领了。”

    晏贞英站在莫欢身后,一直没搭话,到此时才说,“我给小殿下缝了一双鞋,也不知道合不合适,伯娘留在身边,用不用的,哪怕是给良娣看一眼呢。”

    晏贞英拿出一双精致的小孩鞋,绣面是金线和米珠,就这么摆着都是熠熠生辉。

    “你有心了。”宋时只说。

    “她爹出孝,她的婚事也该提上议程,媒婆倒是来家好几趟,只是这傻姑娘,还想着伯娘替她掌掌眼。”饶雪笑道。

    “有父母替她筹划,夫家自然错不了。”宋时温和,“伯娘只等着喝你的喜酒。”

    她不说做主,也不说添妆,好似一个无足轻重的亲戚。

    晏贞英垂眼,难掩失落。

    “我觉得你还是得跟着主君走,他身边没个人照顾怎么行,你要是不放心家里,大可以放心,我这身子骨还硬朗,还能给你们管两年事。”莫欢一副为他们好的表情。

    “公公去世了,姨娘还想当这个家,恐怕不合适。”宋时虽是笑着,却很严肃。

    这晏家门,你出去容易,再想进来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