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君自己一个殿睡。
好处就是不影响父母的生活。
夜还未深,海棠初摇,云雨将来。
最要紧的时候,晏子归轻轻推开太子,尽数洒在外面,平常云雨过后,两人会温存一会后再去清理。
这会晏子归呼吸还未喘匀,立即下床,屏风后隐约响起水流冲洗声。
徒留周洄躺在原地,看着帐顶发呆。
等到晏子归清理干净,又回来,像小猫一样依偎在周洄胸前。
“至于这么紧张吗?”周洄觉得晏子归有些小题大做。“旁人都道多子多福,你就这般害怕生第二个?”
“不是不生,是不急着生。”晏子归解释,“祖母说过女子生育,最是耗费元气,接连生子,损坏的是基底寿元。”
我要听祖母话,要爱惜自己。
晏子归仰头看着周洄,“我也想好好陪殿下,而不是接二连三的在怀孕生子的过程中,殿下能明白我吗?”
周洄低头看她,搂紧了她,“孤知道。”
“我只是不喜欢你在这个时候把我抛下,我会觉得孤独。”
像是某种用完被弃不值得在意的东西。
晏子归在他胸前蹭蹭,“那以后殿下陪着我一起去清理吧。”
“还要指挥我伺候你了?”周洄玩笑。
“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伺候殿下,殿下偶尔伺候伺候我,就当闺房之乐了。”
喜欢就是,简单几句就能抚平不顺。
山君生得肥壮,四肢有力,伺候的人都深受其害,只有丹砂神神秘秘凑近晏子归说,“小殿下根骨清奇,必定是学武奇才。”
晏子归同样小声跟她说,“那等他学走路了,你给他启蒙。”
“那我能教小殿下吗?”丹砂眼睛亮晶晶,“这不得专门请个武师傅。”
“那就别想了。”晏子归摇头,“文师傅想要多少都有,武师傅肯定是没有的。”
“姑娘不想教小殿下枪法?”丹砂小声问,随即又摇头,“瞧奴婢的脑子,小殿下又不姓晏,怎么能学晏家枪呢。”
晏子归没说话,祖父没有密不示人,现在嘉兰关里,会晏家枪的少说也有四五个,她是学了晏家枪,但并不是因为她姓晏,而是因为她想学。
现在三弟弟把枪法学了去,她又留了枪谱,晏家枪不会失传了。
她还能做些什么。
晏子归眼光转到躺在悠床上的儿子,他才吃饱了睡的正香。
等他长大到可以听她说祖父的故事时,她就小露一手,如果他想学,她就教她。
由她传下去的怎么不是晏家枪。
今年夏天格外热,官家就说去行宫避暑。
周洄问晏子归想不想去。
周洄本人是从来不离宫居住的,要是晏子归想去,他就去跟父皇说一声。
没想到晏子归摇头,“孩子太小,不好舟车劳顿,再说,我也不觉得热。”
“你要是想去就可以去,不必委屈自己。”周洄以为她是怕麻烦。
“跟老公公出去避暑有什么意思呀。”晏子归挽着他的手臂,“等以后,殿下带着我们母子出去,那才叫舒服呢。”
原想着官家出宫避暑,和东宫不相干。
哪知道没过去三天,官家就匆匆回宫,周洄去紫宸殿陪护就一去不回。
听说是官家游船过程中落水了,救上来后昏迷不醒,紧急送回宫让太医医治。
一时间众说纷纭。
晏子归只能管着自己人不要出去乱走乱说,惹祸上身。
朝廷上,以太子妃之父为首的官员上谏,官家生命垂危之时,请太子监国。
这都不需要周洄同意。
官员上朝,顶上得站着人啊。
周洄虽然上朝站在顶上,但是政务还是要求几位执宰相互商量着处理,他在紫宸殿寸步不离。
其余皇子,除了周泓在贵妃进殿侍疾后能跟着进殿,无人能进殿。
长公主守在紫宸殿,可以和周洄轮着来。
这期间周洄只遣人叫太子妃过去,太子妃后面又去了两次,送了点东西。
郭初霁来和晏子归说闲话,话里话外的意思,这次太子妃的父亲可是露大脸,日后殿下可不能再冷落太子妃了。
晏子归看着她,不明白这个时候,她怎么还只关心殿下和太子妃以后的关系。
“殿下没找你,你也不必难过,殿下心里肯定想着你呢,只是这个时候,叫你上前去不好。”郭初霁假意关心,“殿下就算不想你,也该想小殿下。”
“殿下现在心里都是官家的安危,哪里想得到其他。”晏子归不为所动,“太子妃还在,此时没有我越俎代庖的事。”
郭初霁在晏子归这里鼓动不了,扭头又去蔡明珠那,“现在是太子妃出气的好时候,殿下不在,在外又要借助泰山大人的势,不在此时打压晏子归的士气,以后再没有这个机会。”
“这个时间不合适吧。”蔡明珠犹豫。
“反正我也就白提一句,随便太子妃怎么想怎么做。”郭初霁本来想夸大其词引诱蔡明珠,但是观看她神色后,改变主意,决定以退为进。
“从前东宫的那些人,跑静室别提多勤快,太子妃这反而不管不问,视若不见。现在遇到事总算明白了吧,还得是太子妃才能和殿下共进退。”
“晏子归同其他人一样,只能在东宫等消息。”
“就是殿下,这会也没想起她。”
蔡明珠若有所思。
太子妃娘家每日都有人进宫。
晏子归觉得不对,但是她此时又没有立场去问太子妃到底在做什么,是不是太子的意思?
太子在紫宸殿她倒是不担心。
因为她身边的小太监是张成的徒弟,他本人也机灵,每日跑紫宸殿给他干爹嘘寒问暖的,太子的消息她都知道。
官家的身体也没有传言的那么坏。
回宫那天就清醒了,只是后面虚弱,提不上劲,咳嗽不断,晏子归猜测是伤了肺。
慢慢调理就好。
总归不至于让太子立即登基。
那此时,东宫就不宜有太多动静。
忧思下,太子妃那边来人,说要抱小殿下过去给蔡夫人看看。
“我去吧。”晏子归站起,给其他人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良娣,太子妃是想见小殿下,不是见你。”来人倨傲回答。
从前不敢在静室抬头说话的人,如今借势也能抖一抖。
“是我想见太子妃了,想必太子妃不会视而不见吧。”
晏子归也不等她回复,径直去往太子妃住所。
没有她的点头,谁也不能从静室抱走小殿下。
来人愤恨点着静室的宫女,“都等着,日后有你们好果子吃。”
蔡明珠见是晏子归过来,微微一愣,“你怎么来了?”
“听闻夫人想见小殿下,可惜这小子不识趣,这会真在闹觉,怕扰了夫人兴致,我特意来赔个不是。”
“小孩闹觉是难免的,无妨。”蔡夫人笑道,“我也是养过孩子的,晏良娣是信不过我。”
“也不是信不过夫人。”晏子归笑着看她,“也许是血脉相连,小殿下知道官家身体不好,这些天委实难带,我都怕他哭闹出不好,让殿下再添烦忧。”
说到官家身体,蔡夫人就得添上几句祈愿官家身体平安之语。
蔡明珠问晏子归是不是害怕她抱来小殿下就不还给她了,“但是嫡母抱养孩子,本就是天经地义,之前只是我不说,如今我说了,你就得把孩子送过来。”
“太子妃想养孩子,什么时候都能要,唯独这个时候不能要。”
“殿下如今在紫宸殿,劳心忧虑,太子妃不想着心疼他,还只想着要和我别苗头吗?”晏子归也是直接,“东宫一体,不在此时,还在何时?”
“孩子给嫡母养,也是了却殿下的后顾之忧。”蔡夫人替女儿说话,“怎么被你说成添乱了。”
“到底是分忧,还是添乱,太子妃心里清楚。”
“我不知道殿下嘱咐了太子妃做什么,既然他嘱咐了,就是相信太子妃。”晏子归看着蔡明珠,“太子妃做事也该利索点,什么话一次说清楚就好,到底有何事值得夫人每日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