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书后,情敌们都能听见我心声 > 第518章 雄心壮志

第518章 雄心壮志

    女孩发出邀请后,季砚执又看了季听一眼,见对方完全一副浑然不知的样子,他只得自嘲地无奈地笑了一声,看来指望他的季院士自己察觉是不可能的了。

    等他转过视线,女孩已经把手机拿了出来,愈发凑近:“我可以带你去一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秘密观景点,保证比旅游手册上的更让人惊喜,怎么样?”

    季砚执蹙起眉,心底那点不耐烦正要转化为明确的拒绝说出口,手臂却忽然被人握住,直接将他拉去一旁。

    是季听。

    他上前半步,不着痕迹地挡在了季砚执和那女孩之间,语气保持着礼貌,脸上却没什么表情:“不好意思,他是我的丈夫,我们正在度蜜月,所以不方便与其他人同行。”

    女孩惊讶地挑起双眉,视线不由自主地看向季砚执,像是要确认这个突如其来的声明。结果却看到那个英俊得让人移不开眼的男人,正目光灼灼地看着眼前这个替他出声的男人的后脑勺,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眼底是几乎要溢出来的笑意。

    女孩子明白了,挤着唇角耸了下肩:“原来是这样,打扰你们了,祝你们蜜月愉快。”

    等她走远,季听才转回头看向季砚执,正对上对方那双已经弯起的深眸。

    季砚执环起手臂,“我还以为别人当着你面搭讪我,你根本不在意呢。”

    “我之前确实以为她只是在向你请教摄影技术问题。”

    “哦?”季砚执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那你后来是怎么看出来的?”

    季听的视线下意识地下滑,落在季砚执的小腿附近:“在你们短暂的交谈过程中,她的脚尖始终朝着你的方向,并且有不断试图缩短距离的趋势。以陌生人的关系而言,这种身体朝向和距离侵入显得有些过度亲密,超出了必要的社交界限。”

    季砚执低笑出声,手臂一伸便将人揽进怀里,低头在季听脸颊上响亮地亲了一口:“季院士,你以后要保持这种宣示主权的姿态,我喜欢。”

    虽然有了这个小插曲,但这次的观鲸之旅整体依然让两人非常开心。下了船,已是午后,季砚执查了一下手机,说附近有间评价很不错的中餐厅,于是两人便循着导航找了过去。

    到了地方,是一间类似家庭饭馆的小餐厅。这个时间点已经过了午餐高峰,店里没什么客人,餐厅里没有雇佣服务员,只有老板和老板娘两个人在忙碌。

    老板娘是一位热情爽朗的中年女性,一眼就认出两人是同胞,高兴地用带着点口音的普通话和他们聊了几句。

    聊着聊着,老板娘忽然打量他们,疑惑道:“哎,我怎么越看你俩越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季砚执面上不动声色,笑着打岔:“可能是我们两个都长了一张大众脸吧。”

    老板娘立刻嗔怪道:“哎哟,你们两个长得这么帅,怎么可能……”

    “文英——”这时老板在后厨吆喝了一声,“宫保鸡丁好了,来端菜。”

    老板娘应了一声,忙活去了。

    过了一会儿,老板娘特意多赠了一份蛋炒饭给他们,说是老乡见面的一点心意。

    两人道谢后,伴随着墙上的电视正在播放的国际新闻,吃起了家乡味道的午餐。

    “接下来看一条国际防务快讯:据华国官方媒体宣布,其第六代战斗机已完成首次公开试飞。”

    季砚执闻声抬眸,看到电视画面中出现了新型战机的模糊影像和高速飞行的动画模拟。

    旁边一桌三个穿着户外抓绒衣、像是科考队员模样的外国人也被新闻吸引,看了几眼后,却纷纷露出不屑的神情嗤笑起来。

    其中一人声音不大不小,操着一口英伦腔:“真有趣,华国人连CH-47支奴干那种级别的重型直升机都造不出来,怎么可能突然就有了六代机?简直是天方夜谭。”

    另一人附和:“就算是真的,估计也是他们自己封的第六代,性能标准恐怕连我们的暴风战机都比不上,国际社会根本不会认可他们的标准。”

    第三人,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更斯文些的男人,则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总结:“缺乏关键的原创技术和发动机核心,他们最多只能进行一些概念性的模仿和整合,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超越。”

    季砚执和季听都清晰地听到了这些充满偏见和轻蔑的议论,季砚执神色微沉地看向季听,可季听却连筷子都没顿一下,甚至还连吃了两块咕咾肉。

    季砚执清楚他不喜欢跟别人口舌相争的性格,同时为了不节外生枝引人注意,季砚执也只能选择继续吃饭。

    然而,正在收银台后面算账的老板却忍不住了,他猛地将手里的计算器啪的撂在桌上,用英语驳斥道:“你们几个鬼佬说什么呢?我们国家做出的东西厉害得很,新闻都播了,那就是有了!”

    那个戴眼镜的研究员被老板的激动逗笑了,推了推眼镜,用一种仿佛对小学生讲话的语气嘲讽道:“这位先生,航空工业的进步需要的是扎实的技术积累和科学创新,而不是靠新闻稿和民族情绪。‘支奴干’所使用的传动系统和旋翼设计至今仍是工程学上的难题,这远不是靠你一句‘你们国家很厉害’就能解决的。”

    老板被他一番专业术语堵得面红耳赤,却仍梗着脖子:“我们国家造出来的东西,你们还比我们更懂了?我们国家的高铁、大桥、空间哪个不是从无到有!你说的那个支奴干,只要我们国家想造,肯定也造的出来!”

    那位前研究员闻言,脸上嘲讽的意味更浓了,用一种近乎怜悯的语气说道:“从无到有?嗯,很好的精神口号。这位先生,既然你说你懂,那请你告诉我……”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逼人:“你们国家这套所谓的六代机系统,它的无人僚机协同作战时的数据链,是如何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保持超低延迟和绝对稳定的?它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在3马赫超音速巡航状态下,涡轮前温度预计是多少?冷却系统又是如何解决的?还有,它宣称的全频谱隐身,具体在各个波段的RCS数值是多少?有公开的、经得起国际同行评议的测试数据吗?”

    他每问一个问题语速就加快一分,抛出的专业术语也一个比一个艰深,如同接连投下的巨石。

    老板别说回答了,很多专业单词都听不懂,只能咬牙捏着拳头,目光毫不相让。

    “喔,可怜的华国人……”其他两个人见状,故意切换法语讲出嗤笑的话。

    季砚执听得懂法语,面色冰冷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然后直接站了起来。

    那位研究员对身后逼近的危险一无所知,还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既然这么不了解科技,就不要这么雄心壮志地为你们国家做保证了。你说呢,这位老板?”

    “这样的雄心壮志,”季听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道冰冷的锋刃切开了空气:“还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