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书后,情敌们都能听见我心声 > 第519章 危险逼近

第519章 危险逼近

    所有人都愣住了,看向声音的来源——正是那个一直安静吃饭、看起来格外年轻的亚洲青年。

    戴眼镜的研究员看到季听,目光又划向面如沉水的季砚执:“你说什么?”

    季砚执以牙还牙,故意用法语道:“如果你们的专业知识只能用来欺凌别人,那你们不仅可怜,还可耻,更可悲。”

    刚才那两个用法语嘲弄老板的人面色一变,随即站起身:“嘿,说话客气一点!”

    季砚执冷笑一声,刚要开口,季听忽然轻轻捏了捏他的手。

    季砚执用挑眉确定,季听则向他点了点头。

    另一边研究员抬手示意,那两人坐下后,他独自走到季听面前:“这么说,你能代替老板回答我的问题了?”

    “不能。”

    研究员发出嘲弄的轻笑,刚要开口,季听却平静地补了一句:“因为你的问题太基础了,不值得浪费我的时间。”

    研究员脸上的嘲弄瞬间凝固,像是被无形的手掐住了喉咙:“基础?你说我的问题……基础?”

    “是的,基础。”季听的目光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你提出的所有疑问,在近三年的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中已有大量前沿探讨。虽然具体工程实现属于各国机密,但理论上的突破方向和关键技术瓶颈,对真正跟进领域发展的人来说,早就已经掌握了。”

    “而你刚才的行为,本质只是在用一些看似高深、实则已经过时的术语,堆砌出一个个你认为无法回答的问题,来为难并不从事这个行业的老板。”季听语气依旧没有什么起伏,却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这不是辩证,更不是讨论,这只是一种披着专业外衣的的炫耀。”

    “你!”研究员被这番毫不留情的剖析气得几乎失语,手指下意识地指向季听。

    一直冷眼旁观的季砚执立刻上前半步,狠狠地拍开了他那只手。

    另外两个英国人见状又想站起来,却被那位研究员抬手拦住。他深吸了几口气,极力想维持住最后的体面:“这位先生,既然你觉得基础,那不如说说看,你们华国有什么方案解决这些‘基础’问题?不会是又一套骗经费的PPT吧?”

    季听并没有被他激怒,反而淡定地摇了摇头:“我没有回答你的义务,因为解决方案是探索者的成果,而非质疑者的奖品。”

    研究员讽刺地一笑,“这些都是你的借口……”

    “比起追问我们,或许你更该思考:你们国家的暴风项目,其引以为傲的虚拟座舱和无实体触摸屏,打算如何解决高空高G力环境下飞行员可能出现的触觉反馈缺失和误操作风险?在强光直射或极端颠簸中,纯虚拟界面是否能保证指令输入的绝对精准和即时?”

    这个问题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瞬间捅破了对方仅仅停留在纸面参数的幻想,直指一个关乎飞行员生存和战斗效能、极其现实却常被华丽概念所掩盖的致命细节。

    研究员的瞳孔猛地一缩,张了张嘴,先前的讥讽瞬间卡在喉咙里:“你,你怎么知道……”

    季听仍然没让他把话说完:“落后就多学习,等你们先解决自己项目里这些实实在在的‘基础’应用难题时,或许,你就能稍微看懂一点我们六代机之所以厉害的原因了。”

    他这番话,没有嘲讽,没有奚落,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却仿佛一盆冰水,从那研究员的头顶浇下,让他彻底哑口无言,只剩下满脸的震惊和难堪。

    季砚执嘴角噙着一丝笑意,适时地最后一刀:“三位先生似乎对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格外关心。不过,与其在这里对隔海相望的国家指手画脚,或许各位更应该多担心一下自己国内持续的高通胀、能源危机和脱欧后的贸易困境?毕竟,那才是更切身的麻烦,不是吗?”

    英国人被他们一唱一和怼得彻底没了声音,最终灰溜溜地结账走人。临走前,那个戴眼镜的前研究员忍不住又多看了季听一眼,眉头紧锁,似乎在极力回忆着什么。

    而一旁的老板娘,看着季听,眼睛越来越亮,猛地一拍手:“我想起……”

    话还没说完,突然被老板捂住了嘴。

    老板娘睁大眼睛看向他,老板却皱着眉严肃地冲她摇了摇头。

    两个人都想起来了,眼前的这位,正是为国家攻克了高端光刻机技术和室温超导材料难题的那位季院士!

    夫妻二人激动澎湃的心情一直持续到季听和季砚执吃完饭,在两人结账准备离开时,夫妻俩轮番用力地握了握季听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激动、自豪和无需言说的敬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谢谢,谢谢你。”

    季听只以为他们是在为刚才的事道谢,“不客气,我们是同胞,应该的。”

    季砚执则是已经看出了什么,敛眸遮住了眼中无声的笑意。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按照计划,继续着他们的北极探索。

    他们乘坐特制的履带车深入了更荒芜的冰原,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攀登了一处难度适前的冰瀑,季听甚至饶有兴致地采集了一些极地冰雪样本打算带回去分析。夜晚,他们依旧守候在玻璃穹顶下,看着变幻莫测的极光,享受着新婚的静谧与甜蜜。

    然而,就在第七天下午,一场席卷全球的舆论风暴毫无征兆地爆发了。

    米国一家极具影响力的媒体突然抛出重磅爆料,援引所谓匿名情报官员的消息,声称有高度可信的证据显示,华国在著名科学家季听的带领下,极有可能已经秘密取得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重大突破,甚至已处于建成实验性反应堆的边缘!

    报道详细列举了诸多间接证据,包括某些特殊材料的采购清单、能源布局的异常调整,直指以季听为核心的团队正在从事这项颠覆性的研究。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可控核聚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意味着能源格局、地缘政治乃至人类文明进程都可能被彻底改写!

    国际社会瞬间滚沸,怀疑、震惊、恐惧、期待……各种情绪激烈碰撞。

    几乎在同一时间,北极圈内某英国科考站的宿舍里,那个在餐厅被驳斥得无地自容的前研究员正目瞪口呆地看着电脑屏幕上弹出的新闻推送,以及新闻配图中那个他绝不可能认错的东方面孔——正是那天在餐厅用最平静的语气让他下不来台的年轻人!

    “我的上帝…是他!JiTing!就是那个…”

    随着寒意顺着脊椎爬升,他来不及平复心情,抱上笔记本就朝外冲去。

    极光小屋内,房门被近乎粗暴地敲响。

    季砚执打开门,门外是脸色前所未有严峻的邬领队,他呼吸急促,显然是赶过来的。

    “季先生,你和季院士立刻收拾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立刻撤离!现在!一分钟都不能耽误!”邬领队的语气已经不再是商量,而是近乎命令的急切。

    邬领队话音刚落,季听放在床头柜上那个一直安静运行着的电磁感应器,突然发出了尖锐而急促的蜂鸣警报。

    屏幕幽蓝的光亮起,清晰地显示出四个醒目的、不断闪烁的武器标点,正从东南方向,以极快的速度,精准地向他们所在的小屋位置迅速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