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元英 > 0011、发现踪迹

0011、发现踪迹

    0011、发现踪迹(第1/2页)

    那日,史长风从老槐树下救下秦江月,除了一番劝慰,还给了他一线光明:“也许苏碧菡没有死,她从棺木里逃生了。”这句话像给冰冷麻木无法自拔的秦江月注入了一支强心剂,给在黑暗中徘徊的秦江月生活下去的希望。

    “啊……”秦江月恍然大悟,他死劲地拍打脑袋,哭泣着说,“我怎么就没想到?我怎么就没想到也许她又活过来了?我怎么就没想到也许她不是真死?我怎么什么都没想到?”

    “你过于悲哀了,沉浸在深渊中不能自拔让自己迷失了思维的方向。”

    史长风这个谋士不但给秦江月指明苏碧菡的现状,还给秦江月指明若苏碧菡还活着,她不会走得太远,有可能就躲在寺庙里。

    “啊……”秦江月再次恍然大悟,“你说得对,她完全有可能就躲在寺庙里,她不躲在寺庙里她能躲到哪儿?谁敢接收一个来路不明满身伤痕的年青女子?”

    秦江月心里越来越亮堂,他觉得他还有活下去的理由和信心:“我一定要找到她!”

    这就有了回到府中后在母亲面前的信誓旦旦,为国为民的豪言壮语。

    回到军营,他完成了督粮的任务后,他都在四下寻找苏碧菡。他先是在乱坟滩附近不其眼的小庙里寻找,然后才到大一点的有点名气的庙内寻找。

    第一次来静云寺,他是虔诚上香客的一员,即便他使足眼力四处张望仔细搜寻也没能看到庙内的任何一位女尼。后来他发现庙内的女尼都在寮房做禅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他就绕到后园去窥探。前三天他什么都没看到。第四天,他终于发现苏碧菡的身影。不用多看,一眼足够,他相信自己的眼力,那个上石厕的女尼就是苏碧菡,因为苏碧菡的形像已经刻在他的脑海中。

    秦江月发现石厕中的苏碧菡半天不出来,若这样,他知道,苏碧菡已经认出他来了。她不愿认他一定是有原因的,她有她的自由。也罢,只要她还活着,他们不有希望。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静云寺,为静云寺送来了六百斤粮食。他的义举震惊了慧能师父以及庙内的那两个僧人,这百斤粮食够她们吃多长时间啊!她们致谢大义之人,更谢老佛爷的保佑。

    净莲将一个大义施主的义行告诉苏碧菡后,又叮嘱了几句就告辞了。

    净莲走后,苏碧菡心潮澎湃。她多愿意过着无人知晓她还活着的日子啊!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是……如今,秦江月发现了她,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以他的家庭以他的职务,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对他而言,他能有什么保密的事不被发现呢?她可是死一回的人了,她被人暗杀,人不知鬼不觉得毫无征兆,防不胜防。如此残酷的教训能不吸取吗?幸亏那个盗墓贼撬开了棺盖,不然,她死定了。

    她下了床,虽然身子还很弱,但她咬紧牙关。她在柜子中找出她的那把两寸长的水果刀,右手紧握,面对镜子,用力划向左颧骨处。剧烈的疼痛让她产生一阵悬晕,但她没有停手,她将刀换到了左手上,她左手握紧水果刀用刀尖对准右颧骨又是用力一划。

    不是扎是划,这是她事先想好了的,她不要自杀,只是自残。她知道如果她还活在世上,只有一个理由“复仇”。不然,她活在世上有何意义?背负谋反的罪名吗,忍受遭人唾骂的命运吗?忍受亲人全部离去的痛苦吗?如果是那样,生不如死。如果她是为复仇而活,那么这一点点的牺牲不足挂齿。

    血流满面,她反倒不觉得痛了,她低下头任凭血水横流。她希望她这样,她这样做,她觉得心里舒服。

    她给自己毁容,首先是维护自身的安全,其次是不承认自己是苏碧菡。那个叫苏碧菡的人已经死掉了。尽管坟墓里没有她的尸骨,但不等于她就活了,棺木被撬说明墓里的陪葬被窃,尸体被野兽拖走了。

    终于,血凝固了,用水擦拭后脸部两边留下两道疤痕。看了看受伤的脸,她哭了。哭得很伤心。毕竟她是死过一次的人了,那两道血疤未能打倒她,但造物主赏给她美丽的容颜就这么被她的手破坏了,她觉得很对不起上天对她的关注。痛苦过后,她想开了,想开后她反倒精神了,她认为她已经在复仇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011、发现踪迹(第2/2页)

    晚上,净莲给她送饭来了,见她脸上有两处刀痕很是惊讶:“怎么回事?”

    “我想刮刮脸上的汗毛,不小心划破了两道口子。”

    这个理由很牵强,难以让人置信,净莲不由得疑惑地问:“怎么这么不小心让自己美丽的容颜遭到破坏?若留下两道伤疤还能嫁得出去吗?”

    “没办法,一不小心,反正我也不想嫁人了。”

    “与我们一样?”净莲很惊讶,“我们长得俗里俗气哪有你天仙般的容貌啊!不嫁人不可惜了吗?”

    “那有什么可惜的,不嫁人有个自由自在跟着呢!”

    “哎呀,你也这么想?”

    “是啊,我进了庙就想开了。”

    “你也入佛吧,我欢迎你,希望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我愿意,就怕慧能师父不愿收我。”

    “慧能师父喜欢你,你没看出来吗?她没好意思直说,怕你以后反悔。”

    “我不会反悔的!请你告诉她我非常愿意入佛界。”

    净莲回去后将苏碧菡的想法告诉慧能师父,慧能师父很高兴。慧能师父与苏碧菡在一起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她对苏碧菡的了解却很深。知她身处绝境,好像没有什么生活来源,再深点说,好像还是在逃犯。但这都阻止不了慧能师父对她的喜爱。如今她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每日坚守戒律、一心学经,足以看出她的一心无二,这就够了。

    正好明天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成道日,很适合举行收徒仪式。慧能师父收意已决,决定明日清晨在佛堂举行收徒仪式。

    次日早晨,慧能师父在佛堂也是她们的法堂,以依止师的身份为苏碧菡剃除发辫,穿上法衣,并赐予法名。法名是:净真。与此同时,她又赐给苏碧菡珍贵的玛瑙念珠。通过法名以及所赐物品,足见慧能师父对苏碧菡的深情厚谊。

    苏碧菡含泪向慧能师父三叩,满是卸下尘俗、走向新生的喜悦。那些曾经困扰自己的生活无着,无依地靠的感觉倾刻间烟消云散。那些缠绕许久的烦恼,好像都随着剃落的发丝留在了身后,心里变得空空的,却又格外清亮。漂泊的小船终于驶进了港湾,有师父引路、有佛法支撑,不必再独自面对迷茫和无助,这份踏实实在难得。

    仪式完毕,待净莲与净月都走了之后,慧能师父不禁问道:“净真徒儿,脸上的划痕因何而来?”

    “徒儿在刮汗毛时不小心刮破了皮……”

    “你不是有意为之?”慧能师父持怀疑态度,很不确定地问,“你是不是不想让别人认出你来?”

    苏碧菡很不自在地回答:“徒儿的确是不小心划破了皮肤,并无它意。”

    “既入佛门,又有新的法名,不怕别人认出来。如果你告诉我们,你不想让别人认出你,我们一定会为你保密。”

    这时,苏碧菡叩伏在地,泣声说道:“徒儿是被灭门的苏越的后人,是皇帝正在抓捕的在逃犯。徒儿此时身不由已,处在危难之中,来到静云寺得到师父的恩典是徒儿最大的幸事。如今,师父又收小女为徒儿,这份恩情重如泰山,徒儿将用一生来报答师父的恩情。”

    “徒儿言过,收虔诚的佛徒是佛界永传的法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徒儿只要一心一意,专心读经信仰佛教就是师父的荣耀。”

    “徒儿需要师父师妹们为我保密,我一定会报此恩情。”

    “这你放心,我想我们都会做到的。”

    苏碧菡起身长吁一口气,然后道:“谢——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