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局捡公主,一根玉米迷倒她? > 第176章 太上皇驾崩

第176章 太上皇驾崩

    第176章太上皇驾崩(第1/2页)

    面对李渊这句充满蛊惑的问话,程处辉的表情却变得有些古怪。

    他咂了咂嘴,似乎在认真思考一个极其深奥的哲学问题。

    “太上皇,您这话说的……”

    “不是为难我吗?”

    “开盛世这个事儿吧,这是一个超大型的团队项目。”

    “您老人家呢,是德高望重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这点谁都不能否认。”

    “可我岳父大人,他现在是CEO啊。”

    程处辉指了指不远处脸色铁青的李世民。

    “您一个退了休的董事长,想绕开CEO,自己拉一帮人马再搞一个新项目,您觉得……靠谱吗?”

    “底下的人听谁的?”

    “出了问题谁背锅?”

    “最关键的是,KPI怎么算?”

    一连串现代企业管理的词汇从他嘴里蹦出来,砸得在场所有人晕头转向。

    虽然听不懂,但莫名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程处辉最后总结陈词。

    “所以啊,太上皇,不是小子我不愿意。”

    “实在是您这个项目,从根上它就立不住。”

    “没有我岳父这个最强CEO,您这个盛世,开不起来的。”

    说完,他两手一摊,一副“我已经尽力了,奈何现实太骨感”的无奈模样。

    李渊沉默了。

    他没有再看程处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儿子,李世民。

    那个他曾经最引以为傲,后来又最痛恨的儿子。

    李世民依旧站在那里,身体绷得笔直,但紧握的双拳,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良久。

    李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一口气,仿佛吐尽了胸中积郁多年的所有不甘,所有怨愤,所有执念。

    他的眼神,瞬间苍老了下去。

    那股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帝王威仪,也随之烟消云散。

    他现在,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二郎。”

    李渊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李世民浑身一震。

    这个称呼,他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听到过了。

    “陪朕走走。”

    李渊没有再理会任何人,转身,朝着大安宫的深处走去。

    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寂。

    李世民怔怔地看着那个背影,眼眶微微泛红。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默默地跟了上去。

    父子二人,一前一后,走在空旷的宫道上。

    谁也没有说话。

    “今天的事,烂在肚子里。”

    走了许久,李渊才缓缓开口。

    “那小子,是个宝,也是个祸害。”

    “怎么用,你自己看着办吧。”

    李世民的脚步顿了一下,低声应道。

    “是,父亲。”

    李渊挥了挥手,似乎连多说一个字的力气都没有了。

    “去吧。”

    “朕累了。”

    李世民站在原地,看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宫殿的拐角,久久没有动弹。

    另一边,李道宗的脸已经彻底黑了下去。

    他死死地盯着程处辉,眼神里满是不解。

    完了。

    全完了。

    他精心策划的一切,竟然被这小子三言两语就给化解了。

    他不但没死,反而好像……还得了天大的好处?

    凭什么!

    程处辉感受到了那道几乎要杀人的目光,他转过头,冲着李道宗咧嘴一笑。

    那笑容,充满了挑衅。

    你气不气?

    反正我爽了。

    李道宗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昏过去。

    ……

    三日后。

    大安宫传出消息。

    太上皇李渊,无疾而终。

    李世民下旨,追谥其为太武皇帝,庙号高祖。

    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一片哀戚之中。

    唯独卢国公府,画风有些不太一样。

    程处辉正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串刚烤好的羊肉串,吃得满嘴流油。

    李丽质穿着一身素白的宫装,眼圈红红地走了过来。

    她看着自己这个没心没肺的夫君,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6章太上皇驾崩(第2/2页)

    “夫君,皇爷爷他……”

    “嗯,我知道,节哀。”

    程处辉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句,又咬下一大口肉。

    李丽质在他身边坐下,幽幽地叹了口气。

    “在你心里,皇爷爷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程处辉咽下嘴里的肉,难得地沉默了片刻。

    他抽过一张纸巾擦了擦嘴。

    “他是个成功的开国之君。”

    “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更不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

    这个评价,可谓是大逆不道。

    但李丽质却并未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

    程处辉看着妻子哀伤的侧脸,放下了手里的肉串,握住了她的手。

    “丽质,人死为大,我不该这么说。”

    “但说句公道话,你爹比他强多了。”

    “真的,无论是做皇帝,还是做父亲,你爹都甩他好几条街。”

    “至少你爹知道,这大唐,是天下人的大唐,不是他李家一人的私产。”

    “他心里装着的,是万千百姓。”

    李丽质抬起头,看着程处辉清澈的眼睛,心中的悲伤,似乎被冲淡了不少。

    她轻轻点了点头,将头靠在了程处辉的肩上。

    太上皇的驾崩,带来的震动远不止于此。

    仅仅一天之后,一道圣旨从宫中传出。

    韦贵妃与高阳公主,被迁往了冷宫。

    宫墙高耸,庭院荒芜,连吹来的风都带着一股腐朽的寒意。

    曾经骄纵不可一世的高阳公主,如今穿着粗布宫女服,眼神空洞地坐在台阶上。

    无论旁人如何呼唤,她都毫无反应。

    整个人,仿佛丢了魂魄。

    宫里的老嬷嬷说,这是得了失魂症,治不好了。

    与此同时,江夏王李道宗,也接到了禁足半年的旨意。

    他平静地接了旨,挥退了所有人,独自一人在书房坐了一夜。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长安城的市井之间,一些关于大安宫那日的传闻,也开始悄悄流传。

    版本越传越离谱。

    最后,竟然变成了“云南王程处辉,为护当今天子,血洗大安宫”。

    一时间,程处辉在长安权贵圈里的形象,变得越发恐怖。

    这个平日里看起来嘻嘻哈哈的驸马爷,原来是尊杀神。

    惹不起。

    真的惹不起。

    李世民在为李渊守灵七日后,终于回到了御书房。

    他看起来憔悴了许多,但眼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坐在椅子上,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那日在大安宫的情景。

    回想着程处辉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

    “我效忠的,是大唐。”

    “我效忠的,是这片土地上,一脉相承的炎黄血脉!”

    李世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之前,他只觉得这个女婿机灵,能给自己带来乐子。

    可直到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

    这个看似不着调的年轻人,胸中藏着怎样的沟壑。

    那份忠诚,不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

    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是上天赐给他的,镇国之臣!

    “陛下。”

    王德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低声禀报。

    “密王殿下他……还是没有醒过来。”

    李世民端起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

    密王,李元晓。

    李渊最小的儿子,那个被程处辉打晕,然后就一直昏迷不醒的倒霉蛋。

    李世民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而锐利。

    父皇已经走了。

    这个他存在过的最后一点小小的隐患,也没有必要再留下了。

    “太上皇一个人上路,太孤单了。”

    他放下茶杯,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让密王去陪陪他吧。”

    站在一旁的长孙皇后,身体微微一颤。

    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陛下……他毕竟是……”

    毕竟是父皇的血脉,毕竟还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