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赵府中厅的餐桌上,众人各怀心思,神色各异。
赵明知就是要让徐府的人知道,朱小宝和自家女儿关系不一般。
哪怕是豁出去自己这张老脸,他也要为自家女儿宣示主权!
闻言,朱小宝平静地道。
“我今日还有事。”
“啊?”
赵明知惊讶地张开嘴,脸上的笑容也瞬间僵硬。
兄弟!
都是男人,你就别装了!
老子这么不顾脸面地挽留你,你居然说有事?
徐妙锦脸上闪过一丝欣喜,抬起头看向朱小宝。
朱小宝倒是没注意徐妙锦的眼神,他抬头看了看天,擦了把嘴,起身说道。
“我吃饱了,你们慢用。”
说着,他便起身撩袍,准备离开。
走了两步,他又回头对赵婉儿说道。
“帮我拿把伞。”
赵明知不高兴的嘟囔道。
“大晚上的,能有什么事?留在这儿不行吗?”
他以为朱小宝是为了徐妙锦才这么说的,心里很是不满。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众人望去,发现来人竟是凉国公,蓝玉。
蓝玉看了一眼屋内的人,此刻他也没时间寒暄,径直走到朱小宝面前,拉起他就走。
“咱来接你。”
朱小宝点了点头。
“好。”
蓝玉给朱小宝撑着伞,两人很快便消失在了雨幕中。
离开前,他们还低声交谈着,表情十分凝重。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赵明知愣住了。
大晚上的,蓝玉亲自来接,还为他撑伞,这让赵明知有些不知所措。
他这才意识到,朱小宝可能真的有重要的事。
原本他一心想着女儿和朱小宝的事,可此时,他突然觉得朱小宝似乎肩负着国家大事。
他低下头,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行为有些狭隘,不仅拉低了自己的格局,还可能耽误了朱小宝的时间。
不过,他心里也有些感动,朱小宝能来赴宴,已经是给他面子了。
如此想来,赵明知不禁咧嘴笑了。
徐家兄妹四人望着朱小宝离去的方向,愣愣出神。
徐增寿感慨道。
“大哥,这朱小宝该不会是要去做什么大事吧?”
徐增寿也附和道。
“我也觉得,可都这么晚了,还能有什么大事呢?”
徐允恭愣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低声说道。
“可能是去接待使臣。”
“啊……真的吗?”
徐增寿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徐家兄弟再次愣住,脸上的表情也愈发僵硬了。
帖木儿汗国的使臣来京朝贡的事,他们是知道的。
也清楚接待使臣是一项莫大的荣誉,不是谁都能参与的。
如今朱小宝去了,这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和朱小宝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曾经,中山王府高高在上,他们无比骄傲。
可现在,在朱小宝面前,他们的自尊心显得如此渺小和卑微。
特别是想到朱小宝之前对他们恭敬的样子,他们才明白,那或许只是朱小宝的隐忍,在朱小宝眼里,中山王府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格局’这两个字,突然出现在徐家兄弟的脑海中。
雨夜中,朱小宝坐上了蓝玉的马车。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
到达四夷馆后,他们下了车,撑着油纸伞,快步走进了中厅。
朱小宝抬眼望去,只见四夷馆中厅坐着七个人。
其中有两名是大明的文官,他们身着紫红色官服,一看便知是三品以上的高官。
朱小宝认识吏部尚书詹徽,而礼部侍郎李缘,他还从未接触过。
另外五人则是蒙古贵族,为首的正是帖木儿汗国的太师迭力必失。
朱小宝在观察众人的同时,其他人也在打量着他。
特别是礼部侍郎李缘。
他之前听詹徽提到了皇孙,可眼下只有朱小宝一人,这让他觉得十分奇怪。
詹徽笑着招呼道。
“来来来,凉国公、朱郎君,请坐。”
迭力必失好奇地看着朱小宝,又谦卑地向李缘问道:
“李大人,冒昧问一句,这位小郎君是大明的哪位皇子啊?”
李缘被问得一时语塞。
朱小宝不卑不亢地答道。
“我只是个普通百姓。”
迭力必失愣了一下,有些惊讶,但还是恭维道。
“原来如此,不过我听说汉人都很有学问,看小郎君一副文人模样,想必是读书读得好,声名远扬,所以才被邀请来此吧?”
朱小宝直视着他,说道。
“我不过读了几本书,勉强算个读书人,也学过一些武艺,拿起剑也能与敌人战斗。”
李缘微微点头。
这小子面对这种场面,还能如此镇定的对答如流,看来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有能力。
迭力必失笑道。
“小郎君太谦虚了,若不是才华出众,怎么会有资格参加这场宴会呢?”
詹徽也笑着附和道。
“朱郎君确实有才,就是太谦虚了,大家吃酒,吃酒。”
朱小宝却打断詹徽,看着迭力必失,语气坚定地说道。
“贵使错了,我并非谦虚,而是像我这样的汉人多得是,这也并非是什么只有特定资格的人才能参加的宴会,对任何一个汉人来说,都有资格坐在这里,与你们平起平坐。”
李缘的脸色微微一变,看向朱小宝的眼神中,还带着一丝警告。
这可是国宴,是外交场合,你代表的是整个国家,说话怎么能这么没分寸!
于此同时,他也有些失望,觉得这少年可能没见过什么大世面。
他焦急地看向詹徽和蓝玉,希望他们能提醒一下朱小宝注意言行。
可詹徽和蓝玉虽然眼神中也透着疑惑,但都没有说话。
他们不是不想提醒,而是觉得自己没这个资格。
毕竟,他们也不清楚朱小宝为什么会这样说。
迭力必失的脸色也有些难看。
蒙古人性格豪爽,最受不了别人的轻视。
眼下被一个不知名的小子给教训了,这要是传了出去,他们帖木儿汗国的颜面何存?
他们可以接受朱元璋、蓝玉、詹徽这些人的训诫,可一个毛头小子,在他们看来,根本没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
迭力必失强忍着怒气,依旧笑着说道。
“朱小郎君,我也读过一些汉人的书籍,有个问题一直没弄明白,还想请教一二。”
“孟子曾颂扬孔子说‘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矣’,夏阳比秋阳更热,孟子为什么不用夏阳来赞美孔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