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937章必须尽早把李景隆推上去

第937章必须尽早把李景隆推上去

    左佥都御史是右都御史的下属,说起来,李景隆还得听范敏的。

    都察院的一把手是暴昭,可这两年暴昭岁数大了,眼看就要致士,按资历来说,范敏本该接他的班,偏偏这时候,李景隆竟敢跳出来跟上司唱反调。

    只听他朗声道。

    “太孙殿下,依臣看,范大人这话实在荒唐至极!”

    “先不说沈王是否有九边藩王那两下子,就说交趾布政司,那儿用得着藩王掌兵权吗?这不是瞎折腾吗?”

    “范大人,你是文官,聊起军务也该掂量掂量再说吧?”

    众人一听,纷纷把目光投向都察院。

    好家伙,自己人先内讧了!

    但大伙心里也门清,李景隆从一开始就是朱小宝的死忠粉。

    凡事若不涉及朱小宝,他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谁敢动朱小宝的主意,他就会立马跳出来护主,活脱脱像个舔狗。

    也正因如此,李景隆在文官堆里人缘可不怎么样。

    可李景隆压根不在乎这些。

    毕竟这天下迟早是朱小宝的,跟对了人比啥都强,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

    范敏气得吹胡子瞪眼。

    “简直一派胡言!”

    “本官倒想问问李大人,这么做是不是违背皇明祖训?”

    “臣斗胆请圣上过来评评理,只要圣上点头,臣绝无二话!”

    李景隆也火了。

    “放肆!”

    “皇爷年纪多大了?哪有精力来听你在这儿叨叨叨?”

    范敏立马反击道。

    “太孙殿下!臣要弹劾李景隆满嘴胡吣,举止粗鄙,还请太孙殿下罢免他的官职!”

    朱小宝揉了揉太阳穴。

    “把眼下的事聊清楚了再说别的。”

    范敏知道朱小宝是在偏帮李景隆,可也没辙。

    李景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范大人说得轻巧!”

    “真让沈王掌了交趾兵权,他日若交趾当真出了乱子,这泼天的责任,你范敏担得起吗?”

    范敏闻言一怔,心头猛地一沉。

    他……确实担不起。

    可话已至此,断没有退缩的道理。

    他定了定神,挺直脊背迎上对方的目光,语气反倒更硬了几分。

    “有何不敢?交趾境内本就有诸多久历疆场的老臣在,难道还容得沈王肆意折腾不成?”

    “臣恳请恢复旧制!”

    范敏抱拳,深深弯下腰。

    一时间,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的官员们,全都跟着范敏站了出来。

    朱小宝转头看向内阁,三位阁老也没辙。

    范敏这老小子当了这么多年右都御史,论嘴皮子功夫,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范敏又道。

    “臣恳请太孙殿下不要乱了礼法!”

    “要是真要改藩王体制,也得请圣上亲自出面,跟百官商量着改了皇明祖训,再昭告天下才行!”

    朱小宝没料到这事儿会闹这么大,所以压根没跟老爷子提过。

    虽说内阁早就提醒过他可能有阻力,可他还是低估了这群文官的执拗劲儿。

    皇爷爷年纪那么大了,哪经得起这种折腾?

    更麻烦的是,真让老爷子出面,单是改皇明祖训这件事,都不知要吵到猴年马月。

    他老人家哪有那么多精力陪他们耗?

    朱小宝不悦地盯着范敏,语气淡漠。

    “要是朱模真在交趾捅了篓子,这责任便由你右都御史担着!到时候可别怨我翻脸不认人。”

    范敏心中一紧,却还是梗着脖子道。

    “臣身为言官,身后这些同僚都是为了正义,这事我们一力承担!”

    “行!”

    朱小宝咬了咬牙。

    “那我依你便是,让朱模掌兵权,恢复旧制!”

    闻言,范敏总算长长松了口气。

    今儿这事看着不大,却代表着他们还是能说动朱小宝的。

    不管怎么说,文官跟朱小宝的这场较量,总算是赢了一局,这可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小朝会刚散没多大会儿,蓝玉便急匆匆地闯进了谨身殿。

    “太孙殿下!您怎么让步了?这可是改变宗室结构的好机会啊!”

    朱小宝无奈地看着他。

    “我也是没办法。”

    “上次因为舅姥爷你的事,已经罢了太多官,要是这事再闹到不可开交,大明实在没那么多储备人才顶上了。”

    “届时我要是成了聋子瞎子,麻烦就更大了。”

    蓝玉攥紧拳头,懊恼道。

    “都怪咱,当初要不是咱……”

    朱小宝出声打断。

    “往事就别提了,解决眼下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况且宗室改革本就困难,这事儿我也是临时起意的,被反对再正常不过了。”

    “日子还长着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步一步来吧!”

    蓝玉心里头总像压着块石头,沉甸甸的不是滋味。

    当初若不是因为他,大明也不会折损那么多官吏,这份愧疚梗在心头,怎么也散不去。

    朱小宝没留意他的神色,自顾自说道。

    “都察院左都御史暴昭也快致仕了,得想个法子,把李景隆推上去。”

    蓝玉闻言,重重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担忧。

    “这恐怕不容易啊!”

    他顿了顿,掰着条理说道。

    “李景隆在文官堆里名声本就狼藉,论资排辈,也该是右都御史范敏接这个位子,他的资历摆在那儿呢!”

    “不行!”

    朱小宝想也不想就摆手否决,语气斩钉截铁。

    “范敏那人太刚正,眼里揉不得沙子,绝不能让他上位!”

    “往后要改的章程多着呢,有他在,我怕是寸步难行!”

    范敏这人,心眼是实的,没那些弯弯绕绕的坏心思,可偏偏就是这份认死理的刚直,真不适合站到太高的位置上。

    都察院左都御史手握监察百官的权柄,这个位子太关键了,必须得是个能听得进招呼、摆得正轻重的人来坐。

    这可不是简单的人事安排。

    往大了说,直接关系着往后大明各项改革能不能顺顺当当推下去!

    一步错,则满盘皆输啊!

    年根儿越来越近,紫禁城到处都挂起了大红绸缎,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今年大明还算顺当,也没闹什么大灾大难。

    冬至这天,朱元璋拖着病体,说啥也要拉着朱小宝去太庙祭祖。

    礼部和太常寺把祭祀礼仪办得隆重又周全,爷孙俩先拜了山川河流、天地社稷,求来年风调雨顺;接着又恭恭敬敬去祭拜了马皇后和朱标的灵位。

    洪武朝都走到第三十个年头了,能平平安安过这么久,朱元璋打心眼儿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