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隐身技术‘破局’的关键,知道了完成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切,豁然开朗。
就像面对一个数学题目,大致解题思路都摆在眼前,剩下的就是求解了。
张明浩简单做了记录,就迫不及待的去了微纳光学研究所。
他要找孙雯教授谈一下合作问题。
到了研究所门口,正好碰到了往回走的陈兰君。
陈兰君见到张明浩,一时间都愣住了,“你也来了?”
说着火气就冒出来了。
她绷着嘴唇恨恨的说道,“不是说腿酸,不想动么!”
张明浩停下脚步,尴尬的解释道,“我刚才有个很好的想法,就来找孙雯教授谈一谈。她在哪?”
“一楼,精化仪器室!”
陈兰君口中的每一个字,仿佛都是从牙齿里挤出来的。
她实在太气了。
如果要来光学实验室,为什么还要自己帮忙送资料?距离可不近啊!
“真不是故意的。”
“临时有个想法,抱个歉了。”张明浩满心诚恳的给道了歉,随后迈步直奔精化仪器室而去。
陈兰君用力一跺脚,也跟了上去。
精化仪器室在一层的最里面。
张明浩进门的时候,就见孙雯和谭延明正一起讨论问题,还有另一个没见过的青年在旁边听着。
孙雯帮着介绍了一下,是她组里的特聘研究员,名字叫闫贺东。
特聘研究员,一般就是流动博士后。
张明浩和闫贺东握了下手,马上说明了来意,“孙教授,隐身技术上,我有个想法想找你讨论一下。”
“什么想法?”
孙雯顿时眼前一亮。
谭延明也很感兴趣,他招呼着说道,“去旁边办公室吧,这里不适合。”
几人一起去了办公室。
陈兰君想跟过去听听,再想想还是算了,最少确定张明浩不是耍人玩。
这就够了。
她走出了研究所,路上也忍不住抓起头皮,“为什么他总能有想法,而我什么都想不到……”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
办公室里,张明浩说起了自己的想法,“视觉光感模型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构建的是模糊视觉感知……”
“光学超材料的概念,重点在于设计、加工和制造。”
“第一步,先说设计,我们可以结合你们的研究数据,通过计算塑造一个最大化模糊视觉感知的框架?”
“如果能有这样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再进行符合实际的设计……”
在详细介绍了一番后,孙雯、谭延明,也包括闫贺东都思索起来。
过了一阵儿,孙雯犹豫着开了口,“这个方法肯定是可行的,但难度上……”
她判断不出来。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计算塑造标准模型框架,属于数学领域的研究。
谭延明懂的多一些,他迟疑着说道,“这是不是把问题变得更复杂了?”
“我指的是框架搭建,这一步会牵扯到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吧?就类似于多物理场的拓扑优化……”
他说着都头疼。
多物理场拓扑优化和计算是结构优化的关键技术,目标是通过数学规划和数值算法来优化多物理场叠加的性能。
其中就牵扯到了复杂性问题分析。
有团队专门研究多物理场拓扑优化的标准化计算方法,但大多数研究也只是提出解决方向,而不是真正去解决问题。
‘塑造最大化模糊视觉感知的框架’,就是类似于‘多物理场拓扑优化’的复杂问题,和专门的研究相比,只是针对一个复杂问题进行解析,而不是研究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张明浩知道谭延明的意思,他笑着一拍胸脯,“框架的难题,我来解决!”
说完继续道,“我认为,这个方法是能完成研究的。孙教授,我希望能和你的团队合作,你们组要配合做一些实验。”
“框架研究,需要很多更精确的数据,你们团队原来的数据还差一些。”
“合作?”
“对。”
孙雯顿时撇向谭延明,迟疑着,“这个经费……”
“咳、咳。”
谭延明转头和孙雯对视一眼,马上起身朝门外走去,“你们谈,我有事先走了。”
办公室里的人一起目送谭延明离开。
孙雯尴尬的解释道,“上个月,谭主任明确说,半年内所里不给我们组拨款了。”
闫贺东也尴尬的笑了笑。
张明浩有些无语,他干脆道,“这样吧,我有学校给的自由经费,但提前说好,经费是我出,研究可就是我了。”
“那没问题!”
孙雯欣喜着一口答应下来,“研究是你的,有成果给我们挂个名就行。”
张明浩点点头,“那说定了。”
“我们简单签个协议,也算是先小人后君子了。”
“怎么都行!”
只要有人出经费,孙雯什么都不在意。
张明浩和孙雯谈了下合作方式,又谈下了后续实验就离开了。
他刚一走,谭延明就重回办公室,他满脸苦笑的埋怨道,“孙雯啊孙雯!”
“一个博士生的经费都不放过,你还要脸不要啊!”
孙雯顿时不满道,“谭主任,你说的太难听了吧!”
她心里很不满。
‘博士的经费都不放过’和说‘骗小孩子经费’都没区别了。
“我说话难听?”
谭延明摇头道,“多物理场拓扑优化根本没有团队能解决。”
“哪怕是单一的问题,想找到通路塑造框架……”
他没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我刚才为什么走?就是不想让你们谈成,不想让你们在这种没前景的方向上浪费时间。”
“他年轻气盛,我劝不动,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
“你就是抠门!”
孙雯白了谭延明一眼,随后道,“而且,那是你的想法,我相信张明浩!”
“我们是合作,他出经费、我们做实验。”
“经费可是他个人出的,以后有成果,和研究所可就没关系了。”
谭延明撇撇嘴,出成果?
别说‘隐形技术’之类的,第一步的框架模型都不可能完成。
……
谭延明做出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多物理场拓扑优化’类似的问题,确实非常非常复杂。
单一解决一个问题,也很难很难。
即便想到了解决方法,但最终得到的框架不一定是问题的答案,甚至说想证明‘正确’都不可能。
一大堆复杂因素影响下,需要找一个最近的通路,要怎么做?
有些研究团队提出各类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多相水平集方法、自适应多尺度智能EAPM算法及多尺度有限元-无网格混合算法、SIMP-RBF混合算法,等等。
各类方法的实用性暂时还没有,也只是一些概念逻辑以及解决问题的想法而已。
所以谭延明完全不看好。
但对张明浩来说,难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只需要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配合《正确感知》的使用,就能搭建出‘最大化模糊视觉感知’的框架。
一步步,路线明确。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张明浩每天都跑一趟光学研究所,并要求孙雯团队完成各式各样的基础实验。
孙雯团队也彻底忙了起来。
她很高兴。
研究是否能成功不知道,但能一直做实验就挺好的。
至于实验目标……
团队的几个人都有疑问,有个博士生就直接提了出来,“孙老师,我们做这些实验具体有什么用?”
博士生还在科研的学习阶段。
他想理解一下。
孙雯抿着嘴做了说明,“这是和搭建最大化模糊视觉感知框架有关的实验。”
“具体呢?”
“具体?”
孙雯沉了下,过了好半天来了句,“我们现在是做基础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记下数据,之后要自己理解!”
“科学研究就是要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什么都是我来讲、我来解释,你以后自己做项目,也有人手把手的教吗?”
“专心做实验,不要有那么多问题!”
她把博士生训斥一番,转过身小声嘟囔一句,“你还问我?”
“老娘我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