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婚宴上一声巨响,龙飞凤舞(第1/2页)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在喊到第三声夫妻对拜时,忽然天空出现一声异响。
“啪!——”
一道电闪雷鸣。
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一条龙和凤互相纠缠。
金龙腾空而起,鳞片闪耀,在殿顶盘旋,彩凤展开流光溢彩的羽翼,清鸣绕梁。
在屋内观礼的宾客们纷纷冲出外边两头看着天上的龙凤缠绕。
“龙,凤,龙凤呈祥天哪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龙凤。”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飞龙在天,凤凰展翅,难道那人这风言风语是真的三皇子殿下是天生帝王之相,三皇子妃是天生凤命?”
皇上质问:“这是怎么回事?”
云皎月顿时也不淡定了,掀开盖头也看着外面,怎么会这样?
前世并没有出现龙和凤。
三皇子暗自捏紧指尖,一颗心高高悬起。
怎么会这样?为何会这样?
他苦心筹谋多年,难道一朝被毁了吗?
为何老天爷总要和他作对?为何这件事这么快就被揭穿,他还没登上帝王的宝座啊。
母妃啊,母妃,您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儿度过此关。
和三皇子的害怕不同,太子和二皇子等人是嫉妒又幸灾乐祸,而皇上是面目阴沉黑如锅底。
他这个皇上还没死,而他的儿子就已经迫不及待真龙现身,这不是诅咒他死了吗?
没有人不怕死,皇帝更惜命。
“老三,什么帝王之相?天生凤命?到底怎么回事?”
三皇子‘扑通’一声跪下。
云皎月以及三皇府众人也赶忙跪下。
三皇子跪着爬到皇上脚下,磕了一个响头,“父皇息怒啊,儿臣也不知得罪了谁,暗地里陷害儿臣,让儿臣失去失去圣心。”
皇上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龙凤,多半是有人装神弄鬼。
明晃晃的陷害,故而没有责备三皇子。
“先起来吧。”
“皇上,那龙凤朝三皇子后院那边落下了。”
皇上命令禁卫军,“来人,即刻派人去查。”
“是!”
禁卫军统领,带领一小队人朝后院跑去。
后面打扮成丫鬟模样的云昭雪偷偷从空间把在沈家收的兵器放到三皇子的私库内。
私藏兵器、还有帝王之相,今天见那帮人也不是吃素的。
三皇子被帝王疑心,一旦被坐实,便会随便找个由头流放。
不管皇上再怎么宠爱三皇子,也不会让他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
“父皇,儿臣有一事禀报。”
“说。”
“在您来王府之前,有一江湖术士说三皇弟和他的新娶的皇子妃,一个是帝王之相,一个天生凤命,天生绝配。”
“父皇,那江湖道士就是个骗子,这件事和他脱不了干系,待儿臣派人抓住他严刑逼供审问找出他的背后之人,一定给父皇一个交代。”
皇上淡淡应声:“……嗯,先起来吧。”
三皇子躬身恭敬的行礼,随后站起身,“谢父皇。”
皇上冷冽的目光扫过太子和二皇子一行人。
太子垂下脑袋、二皇子站得笔直,抬头微仰下巴,但凡干了点亏心事,头都抬不了那么高。
而太子垂着脑袋也不一定是做了亏心事,他向来就是如此,懦弱没有担当。
很快,被派去后院搜查的禁卫军又跑了回来,“禀皇上,听王府后院的下人们说一条金龙金凤直冲三皇子殿下的私库,屋顶着火,下人们及时发现用水把火扑灭,属下进去查看,发现了兵器,一共五十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章婚宴上一声巨响,龙飞凤舞(第2/2页)
三皇子一脸懵,“兵器?什么兵器?”
二皇子又立马跳出来道:“好啊老三,你竟敢私藏兵器,是不是想造反啊?”
“呈上来。”
禁卫军统领挥手,“抬进来。”
手下抬着几箱进来让皇上过目,院子里还摆了几十箱,箱子上都积满了一层很厚的灰,至少放了一年以上。
三皇子看到箱子只觉得熟悉,很快就想起这是他存放在沈家的兵器。
为何会在他的后院?该死,究竟是谁要害他?
莫非是沈家背叛了他另投靠他人,出卖他做投名状。
三皇子再次跪下,声泪俱下,“父皇,儿臣冤枉啊,一定是那人为了陷害儿臣,把兵器放在三皇子府,否则怎么会如此巧,那火就落在儿臣府上的后院,定是有人故意纵火,请父皇明察还儿臣清白。”
“来人,去请大理寺卿、刑部尚书。”
“皇上,今日是萧世子三司会审的日子,那几个大人都在大理寺。”
“那就找刑部侍郎和皇城司。”
皇上有些怀疑是镇北王为了转移朝廷的注意,故意陷害三皇子。
就是把人手抽调过来这边让他们分心,就如了镇北王府的意。
偏不能如他们意。
大周人才济济就不信除了那几个之外就找不出还能审案子的。
大理寺。
负责主审的几位官员拼命的往镇北王府头上泼脏水。
拿着一堆关于‘通敌叛国’的书信和,萧家军某些将领的口供画押签名。
萧玄策拒不承认是他付款写的通敌卖国信,要亲眼验证。
大理寺卿让狱卒拿下去在他面前摊开。
萧玄策发现伪造者在模仿萧字的下半部分“肃’字时露出了马脚。
“我父王写的萧字行云流水,左边的一撇向来笔势连贯,而伪造者似乎太过谨慎,写到此处时笔锋明显停顿,导致墨迹堆积,形成一个小小的墨团。”
他总结说,“大人,这封信不是我父王的亲笔书信,而是他人仿造。”
“好,那些信件还不能辨别真伪,那这些萧家军将领的供词总算是真的了。”
“怕是屈打成招,断其手脚,逼着他们画押的吧,本世子都险些遭不住,大理寺的雷霆手段要招了。”
“屈打成招也是招,他们在信上都说了,你们镇北王府就是通敌叛国,镇北王和靖国二太子来往密切,这点你还想如何否认?”
“通敌信件呢?让我看看。”
大理寺卿拿出数封敌国二太子给镇北王的信。
信上写明了镇北王故意拖着战事继续被朝廷重用,以此骗朝廷军饷粮草、壮大部队,趁机谋反……
有一封则是伪造镇北王的字迹给二太子的信。
萧玄策发现那封信用的是澄心堂纸。
此堂纸御用纸,薄如蝉翼、质地绵密,帘纹细腻,专供皇室和高阶官员书写重要奏章。
“澄心堂纸?我父王上奏给皇上的折纸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宣纸,何来的澄心堂纸?”
“镇北王是从二品,上奏给皇上的奏章剑用普通宣纸,这恰恰说他早已有反叛之心,不将皇上放在眼里反而,反而谄媚讨好敌国太子,给他写信就用昂贵的澄心堂纸。”
“刘大人这是颠倒黑白,这封信不是出自我父王之手,又何来谄媚讨好?我萧家对大周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叛主之心,这封信亦是他人伪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