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16章 算细账,吓一跳

第16章 算细账,吓一跳

    “我们来仔细地算一算,您看啊,咱们工厂的 60 炮弹生产区有 280 个工人呢,这里面包括了 40 个技术工人和 240 个普通工人。每个人的日工资都是玉米面 14 斤,那就是说,一天下来光发工资就要用掉 2480 斤玉米面。这还只是人工成本。如果按每天生产 260 枚 60 炮弹来计算,那么每一枚炮弹的成本就是95斤玉米面。当然啦,这仅仅是从车间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个 95 的成本分配到各个生产环节中去,就能清楚地算出不同环节的具体生产成本啦。”

    “还是拿老赵头来说,他的工资和其他工人一样,但产出是别人的2-3倍,那么,他生产的产品成本就只有别人的一半,甚至更低,所以如果单纯从成本角度看,其他人都应该裁掉,只用老兆头来生产。”罗霄面色凝重,缓缓地说道。

    “那可不行,如果只有老赵头一个人生产,这产品肯定满足不了前线的需要。你可不知道现在各部队疯了似的管我要炮弹呢。”吴铎运着急地说道,眉头紧蹙。

    “没错,即使老赵头全天都在生产,也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如果以老赵头为标准,需要几个人。”罗霄面色严肃,不紧不慢地说道。

    “老赵头加工一个弹体需要10分钟,一个小时就是6枚炮弹,12小时是72枚。当然这是理论产量。”罗霄面色凝重,缓缓说道。

    “考虑到各种异常情况,可以按照理论数量的70计算实际产品产量,那么应该是50枚。也就是说一个熟练的工人一个班可以生产50枚,那么260炮弹,大约需要5个班,也就是说最多需要三个机床、6名工人即可。”罗霄语气深沉,一边计算,一边说道。

    “如果按照现在7个车床、14个工人计算,一个工人一个班加工量是50进行计算,我们应该有700枚炮弹的产能,而现在只有260枚,也就是只有理想产能的三分之一。”罗霄的声音沉重,表情严肃。

    “差这么多。”吴铎运被这个计算结果惊到了,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平日里,他们的产能提高到 20就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而现在的潜力竟然如此巨大,这不得不引起他的高度关注。

    “是的,这只是理论计算,实际的工作改进还需要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罗霄平静地说道。

    “您说,需要什么数据,我们有的立刻给您,没有的我们想办法,只要产量上来了,其他的都好说。”日产 700 枚炮弹对吴铎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他想到了当年,有多少战友因为缺少子弹,只能打三发子弹就冲锋去拼刺刀,最终牺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而现在,竟然能增加将近 400发炮弹,这是多么巨大的希望。吴铎运的眼神变得坚定,他暗自下定决心,即使要砸锅卖铁,他也要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吴厂长,您别着急,只要我们规划好了,我想产量一定会提高的。”罗霄接着说到,“您别忘了,除了弹体生产,还有尾管和引信的生产呢,如果这两部分产量上不来,咱们也无法完成日产700枚炮弹的要求。”

    “对,你说的没错,走,先看看他们的算的怎么样了。”说完,吴铎运拉着罗霄向车间主任沈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