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17章 ,目标700

第17章 ,目标700

    罗霄和吴铎运一起回到了桌边,只见沈强等人正围坐在一起,认真地计算着什么。当他们走近时,发现这些人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显然他们的计算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沈强、刘志、李三锤等几个人看到罗霄和吴铎运走过来,纷纷站起身来迎接他们。刘志手里拿着一叠写满计算数据的纸,走到罗霄面前,开始向他解释:

    “您看,罗领导,我们对引信和尾管的制造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这两项工作都非常繁琐复杂。主要问题在于它们虽然体积不大,但所需的零部件却很多,需要一个人逐个制作并组装起来。以目前的人力和时间限制,每天最多只能生产4到5个这样的部件,而且工人会感到极度疲劳。此外,即便我们增加人手,现有的设备数量也无法满足需求啊!”

    “可以细说一下,一个尾管的制作过程吗。”罗霄问道。

    “好的,我来说。”李三锤开始详细解释起了尾管的制作过程。

    罗霄静静的听着,大约20分钟,李三锤说完了。

    罗霄看着李三锤问道:“你看,按照你的说法,每个人是需要负责一个尾管的全部生产过程对吧?”

    “没错,就是这样。”李三锤疑惑地看着罗霄。

    “那每个工人都需要一套工具是吧。”罗霄接着问道。

    “是的,有时候因为工具的问题,工人们还经常发生矛盾,没有办法,现在这些工具太少了。”李三锤无奈地说道。

    “老李,你看,刚才咱们说过这个事情,一个工人一套工具,但工人在某一个时间点其实只能使用一个工具,其他的工具是用不上的,对吧”罗霄对李三锤说道。

    “是的,但是工人一会就会使用,总不能一会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向别人去借吧,这不是更麻烦吗?”李三锤问道。

    “没错,所以,我的想法是将这个工作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一个人只使用一种工具或很少的几个工具。你看,尾管实际是尾管体、基本药管、尾翼几个部分,先将这几个部分分开。拿尾翼来说需要一个手工冲压机和一个矬子去毛刺,所以干脆分成两个人,一个专门使用冲压机去制造尾翼,另外一个人专门去矬子去修改毛刺。”

    “这样,需要的人不是更多了吗?”李三锤疑惑地问道。

    “不会,你看一下,在你们的生产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冲压机,但工人实际使用冲压机的时间其实很少,如果一天需要制作700枚炮弹,一个炮弹需要8片尾翼,那么一共需要5600个尾翼,而一个冲压机。30秒就生产一个,那么一天就是2880个,也就是说2台冲压机就够,而你们现在用了12台,才保证了2080尾翼的生产。”

    “差这么多?”李三锤也看呆了。

    “这里说几个问题。刚才我们说了一个有效工作时间问题。机器的有效工作时间是它被使用用于生产的时间,而工人的有效工作时间是工人在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我们现在缺设备,但其实只要看一下,我们机器被使用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刚才的弹体修体所使用的是车床是这个问题,现在的手工冲压机也是这个问题。”

    “那么,提高这些机器的使用时间就是我们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方法。”

    “第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的熟练工人很少,以为一个工人需要长期的培养,那么,我们除了日常的培养以外,有没有一个更快的培养工人的方法?”

    “有,就是单一技能工人的培养。”罗霄说道。

    “单一技能工人是什么意思?”沈强疑惑地问道。

    “简单地说一下,你看,我们制作尾管的工人,需要熟悉所有制作尾管的过程和工具使用,这样培养一个熟练工作最起码需要三个月,如果我们把制作过程分开了,那么一个工人只需要掌握中间的一个环节即可。比如只熟悉冲压机的使用,这样工人的培训时间必然较少很多。而工人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开始会慢一点,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工人熟练了,生产速度会提高很多。”罗霄解释道。

    “可这样,工作对其他生产不熟悉,万一缺人,调整工人就比较麻烦了。”刘志疑惑地说道。

    “是的,的确有这个问题,调配人员是组长的工作,这样做需要组长对所有工作人员的能力都很了解,否则的确容易出问题。”

    “别管那么多,老罗,你这样做产量能增加多少?”李三锤着急的问道。

    “最起码一倍以上。不过我的目标是原来的3倍。”罗霄自信地说道。

    “真的?我的班组下午5点上班,你看能不能让我们试验一下。”李三锤着急的问道。

    “我们现在就可以改,老罗你先拿我们组试验一下吧。”刘志也急了,直接喊了出来。

    “别闹,你们别光顾着改,这么说改就改,万一效果不好,今天你们的任务都完不成。”,作为车间主任,沈强也急了。

    “老沈说的没错,这改动不是小事情,可千万别影响了生产,否则上级饶不了我们。”吴铎运虽然也希望立刻进行改进,但他知道如果现在的生产任务完不成,会给前线的战士们带来很大麻烦,有时候,就是因为少了几颗炮弹,不但让战士们伤亡更大,而且一旦任务完不成,那带来的危害就不是战斗部队可以承受的。

    “我看可以这样,一步一步来。”罗霄看着着急的几个人,慢慢地说道。

    “老刘这班,我们主要改进弹体生产这个环节。看看我们的产量是否可以增加。”

    “怎么改?老罗你快说”刘志着急地说道。

    “你看,弹体的生产,主要是七台机器的有效使用时间不够,咱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改进。”

    “您一会儿去给工人开一个会,要求普工和学徒去完成拿工件、交货等杂事,而且今天不要让技工教徒弟,说简单就是让技工可以用全部时间都在使用车床进行生产。看看效果如何。对了,今天可能需要您看着技工们,在改变工作时候,很容易出问题,需要您一直盯着。”

    “没有问题,我立刻就去。”刘志说完转身就走。

    “噢,还有一个事情。”罗霄突然想起一个事情,向刘志说到,“你在厂房门口放一个黑板。”

    “做什么用?”刘志疑惑地问道。

    “今天你们下班的时候,写一下各位师傅的弹体加工量。按照从多到少进行排序。”罗霄坏笑道。

    “这有用吗?”刘志满脸疑惑。

    “哈哈,这可能是最便宜的增加产量的方法。”罗霄说道。

    “好的,您放心,这些事我立刻去做。”说完,刘志飞快地跑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