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燕子迴时 > 第125章 秀女

第125章 秀女

    兰司钰送往东宫的信,周洄特意等到晏子归来了再看。

    当初兰司钰得知晏辞要御史巡按,立即就报名随行,如今正跟着在江南。

    “连夫人都带上,他哪里是奉旨巡按,奉旨游历还差不多。”周洄打趣。

    “也是难得的机会。”晏子归端来一盘甜瓜自己吃,偶尔给周洄喂一两口。

    兰司钰的信里说了一些自己的近况,此外就是江南的风情人物,还捎带写上晏大人寻亲寻到一位百岁老人,实乃人瑞。

    晏子归诧异,“难道祖母的师傅还活着。”

    “祖母在江南还有别的亲吗?”周洄问,“母亲那想来也有家书,你召她进宫问问。”

    宋时进宫是一个人,晏子归眼神询问,宋时先报喜,“你嫂子有身子,在家安胎就不进宫了。”

    “这可是好事。”晏子归问,“去信告诉父亲了吗?”

    宋时点头,从衣襟里掏出一本书递给晏子归,“你父亲来信说,找到你祖母的师傅,原本想接他上京养老,他婉拒了,说你爹没学过医术,不算他的徒子徒孙。”

    “知道你继承了祖母的衣钵,就拿出这本医册说给你。”

    晏子归摩挲着书皮,“祖母都没想到他老人家还活着吧。”

    若是知道,定是早早去江南了,也不会。

    晏子归偏头用指尖擦去翻涌而来的泪意。

    “你父亲原本还想瞒着,但是老人家通透,见是他寻来,就知道你祖母不在了,他还宽慰你父亲呢,说人这一生,自有定数,顺其自然,无需怨天尤人。”

    晏子归点头。

    宋时又说二弟晏识学已经定亲,年底成亲,“定的是你父亲同榜进士的女儿,温婉秀丽,想来应该可以和你弟弟琴瑟和鸣,等过门后再带进宫给你看看。”

    晏子归就说要捎带礼物给她。

    宋时又说了些亲戚间的婚嫁,晏子归笑说,“这些我不懂,需要我送礼添彩的,母亲只管说,我准备就是了。”

    “这些不用你费心。”宋时也笑,她会替晏子归准备好其他,再添上一两件宫造之物,就是很好的礼品。

    “只是。”宋时欲言又止。

    晏子归等着她说下文,宋时叹口气,“二房给贞英定亲,定了赵家的小儿子。”

    赵家?晏子归起初还没明白是哪家,想明白后变了脸色,“赵康全的那个赵家?”

    赵康毅在灵堂看到晏子归大杀四方,回去就惦记上了,好不容易等晏子归出孝回京,都来不及找人上门,晏子归就进了东宫。

    他大受打击,一蹶不振。

    家里给他相看他都不满意,魂牵梦萦就是晏子归。

    最后他娘没办法,说晏子归有个堂妹还没有定亲,你要不要。

    赵康毅人都没见过,就说要。

    他知道此生和晏子归已经不可能,但是能和她扯上点关系也好,成为她的妹夫,也是一家人。

    晏宁想给女儿找个名声好听的门户,饶雪呢,就想要实惠,想要家里钱多的,就这样家里来的媒婆多,也没定下亲事。

    赵家请媒人上门。

    两口子都惊呆了,就算他们还没分家,这门亲事对晏贞英来说都是太好了些。毕竟赵家现在在武将中算是翘楚。

    晏宁还有些犹豫,毕竟害他爹意外的那场宴席里也有赵家的影子,但是饶雪推他,“你别糊涂,那件事和赵家没关系,本来两家井水不犯河水的,你胡乱猜忌,反而影响了两家的关系。”

    “要不我还是去信问问大哥,再决定。”

    饶雪见他分家了还是犹犹豫豫没有个当家作主的担当,气不打一处来,她直接去和莫欢说,婆媳两都觉得这是门好婚事。

    就应下了。

    两家交换庚帖,写了婚书,定了婚期,才去晏府通知宋时。

    宋时当即只是觉得有些不好,但是没说什么,只说些恭贺之语,写信告诉晏辞,如今晏辞还没回信,她既然进宫了,就还是告诉晏子归。

    晏子归冷笑,“母亲要是舍不得二妹妹,可以去给她一句准话,赵家是必定要落败的,她要是不介意,就嫁过去吧。”

    宋时忧心看她,心里一直有猜测,只是不敢证实。“你,你心里还有恨!”

    “主凶是杀了,帮凶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晏子归冷冷道,要不是那些议和的人,为了讨高项人的欢心,把她的祖父推出去,如何会有那样的祸事。

    也许他们也没想到高项人会胆大如此,竟然敢杀人,但是他不杀伯仁,伯仁因他而死,怎么能躲过因果。

    还有那些朝上鼓吹着议和要紧,一个人的生死无关紧要的官员们,死的不是他们家人,自然不要紧。

    晏子归并不是真的为了替祖父报仇,就要看战火再起,她在边关长大,更明白边民的不易,但是高项此举羞辱意味太大,他们嚷着议和就要把所有龌龊都盖下的嘴脸,让祖父数十年在边关的坚守变得一文不值。

    这些浸染在软风细雨里的人不会明白,议和只能换来得寸进尺,打怕才能得到和平。

    如果不是他们,晏子归不会被逼的在祖父母灵前动手。

    她既然动手,所有她认为该收拾的人,她都会收拾。

    宋时面露担忧,“子归,你老实说,你愿意到东宫来,是不是,”

    她在灵堂杀人,还可以说是一时之勇,但是如果她心中还有很多仇人,那些朝上站着的一个个大人,她处心积虑是想要报仇。

    宋时不敢想。

    晏子归这样的心思,但凡泄露出分毫,她就活不了。

    “你祖父母看到你现在有孩子,得太子喜爱,好好过生活肯定很欣慰。”宋时有些语无伦次,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让晏子归打消这样危险的念头。

    “母亲放心。”晏子归笑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并不急在一时。”

    总要她站稳脚跟,再一步步来。

    宋时心中担忧,可身边无人能议论,唯一能议论的人还远在江南,宋时只能又去一封信,她心中不安,主君了却心愿后就回京吧。

    七月底,暑热未散,官家突然说想要选秀,范围也不大,就选了二三十个人进宫,最后留下三个充盈后宫,其余已经成了亲的三个儿子一人得两个,就是不在京中的兰司钰也有一个。

    太子妃来问太子,送来的秀女如何安置。

    周洄握着书卷,“就放在太子妃身边调教吧。”

    蔡明珠皱眉,又放在她殿里,她殿里如今有五个太子名义上的女人了。

    太子不受用,她也不能把她们当宫人用,传出去还说她苛待。

    她看一眼坐在书桌后研墨发呆的晏子归,“不若让她们去静室跟着晏良娣学习如何伺候殿下,在我这也学不到东西。”

    “静室太小,住不下许多人。”周洄没搭理她,“你既不愿意收,那就退回去吧。”

    蔡明珠憋气,官家赐下的人,是她能退回去的人吗?

    再看太子看书,晏子归磨墨,两个人都没把她当回事,她再站着也是自讨没趣,只能恨恨离去。

    她走后,晏子归就解除发呆情况,走到周洄身边坐下,“不对劲。”

    “什么不对劲?”周洄翻书。

    “父皇不对劲。”晏子归手支着头,“不前不后的时节,突然要选秀,选出来的人到处送,自己反而留的少。”

    “所以?”周洄放下水看她,你想说父皇是特意为了某一个人弄了这场选秀。

    “话说回来,父皇在行宫怎么落的水,殿下知道吗?”晏子归歪头问他。

    周洄沉思,当时父皇回宫时情形紧张,顾不得这些,他倒是问过父皇身边的太监,但是他说的含糊,具体什么情况周洄还是不知道。

    “想不通就先等着。”晏子归想了一会就放弃,“反正贵妃会查清楚的。”

    她都觉得不对劲,贵妃只会更敏感,官家留下的这三个秀女,马上就会被贵妃调查的底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