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920章也就是皇爷,才教出这么优秀的太孙

第920章也就是皇爷,才教出这么优秀的太孙

    朱元璋眯着眼笑。

    “好!好!看来工部是真干了实事!”

    说着,他转头冲朱小宝竖起大拇指,语气里满是赞许。

    “你可比咱强多了!该办的事桩桩件件都办得扎实,这城墙可是顶要紧的国防大事,虽说应天眼下安稳,可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不错,真不错!”

    朱小宝笑着摆了摆手。

    “这也是工部有足够的预算才能动工修缮,跟孙儿实在没多大关系。”

    老爷子一听,当即就不乐意了。

    “咋能没关系?若不是你把国家治理得国库充盈、百姓安乐,工部哪来的银子修这城墙?”

    “你这孩子,总不爱听夸。”

    朱元璋转头看向那两个年轻千户,嘴角噙着笑意,故意扬高了声调问。

    “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俩千户对视一眼,立马躬着身子连声应和。

    左边那个抢先开口,声音里满是恳切。

    “对对对!老爷子您说得太在理了!所以咱大明皇太孙才这般厉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右边的千户紧接着补了句,话说得滴水不漏。

    “当然,当今圣上也一样牛气冲天!毕竟能教出这么优秀的皇孙,他老人家才是根基所在啊!”

    这话说得朱元璋眉开眼笑。

    他抬手拍了拍身边朱小宝的肩膀,笑声洪亮。

    “哈哈哈!是这么个理!”

    朱小宝扶着老爷子,从集庆门出了应天城。

    老爷子脚步慢悠悠的,不过走了半里地,就得停下来歇口气。

    他抬手捶了捶发酸的膝盖,抬眼望去,脚下的官道铺着凿得方方正正的青石子,缝隙里的泥土被踩得瓷实,一路蜿蜒向远方,平坦得看不到半分颠簸。

    “好!好啊!”

    老爷子忽然笑了。

    “咱大明的官道都修得这般像样了,比当年打仗时走的泥路舒坦多喽!”

    路两旁的稻田里,不少百姓正弓着身子挥镰收割,还有些人拉着沉甸甸的稻捆,往村头去给官府丈量登记。

    朱小宝拧开随身带着的茶杯盖,把杯子递给了老爷子。

    “爷爷,喝口水润润喉。”

    这时候,集庆门里慢悠悠驶出一辆牛车,赶车的是个年轻小伙。

    朱小宝见状,快步走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小兄弟,我家老爷子走得乏了,不知能不能搭段便车?”

    说着就从怀里摸出两个洪武大钱。

    小伙探头瞅了瞅不远处正捶着腰的朱元璋,连忙摆摆手,咧嘴笑起来。

    “瞧您说的!老爷子这岁数,上来歇脚是应当的,提钱可就见外了!”

    他说着往旁边挪了挪,拍了拍车板上垫着的草席。

    “快扶老爷子上来吧,这车慢,正好歇着。”

    如今应天城里外的风气是真好,淳朴得让人心头发暖。

    朱小宝笑着谢过小伙,转身快步回去扶朱元璋。

    老爷子起初还梗着脖子犟。

    “咱还走得动,坐这干啥?”

    可腰杆刚挺直,腿肚子就一阵发酸,终究是叹口气认了老,由着朱小宝扶着,慢慢挪上了牛车。

    爷孙俩刚在草席上坐稳,赶车小伙就打开了话匣子。

    “老爷子,您老觉得,这一路走过来是不是特舒坦?脚底下平得跟镜面似的。”

    他不等朱元璋答话,又自顾自地说开了。

    “跟您说,五六年前这路可没法看!坑坑洼洼的跟长了满脸麻子似的,下雨就积成泥塘,大太阳一晒又裂成碎块,官府推来推去谁也不肯管。”

    “别说你们坐马车的,我这破牛车走一趟都能颠散架,车轴断过三回,现在想起来都头疼!”

    朱元璋听着,脸上露出几分感慨的笑。

    “可不是嘛,现在这路确实顺溜多了,脚底下都轻快。”

    “那是!”

    小伙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笑开了花。

    “这还得归功于咱大明的皇太孙殿下!”

    “人家殿下去年巡查城防时瞧见路不好,当场就说了句‘要想富先修路’,没过仨月,应天这几个城门外的官道就全翻修了,铺的都是青石板和硬石子!”

    他又往远处指了指,语气里满是敬佩。

    “我听跑商队的老乡说,不光应天,南边到苏杭,北边到北平,全国各地的道儿都在整修呢!往后走南闯北,再也不用怕路难行啦!”

    朱元璋听着小伙把大孙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心里像揣了罐蜜,甜得直冒泡泡。

    他不动声色地往朱小宝那边倾了倾身子,悄悄冲孙子竖了个大拇指。

    从前都是这孩子满眼崇拜地望着自己,如今倒换了过来,老爷子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朱小宝被夸得耳根发烫,露出几分腼腆的笑意。

    老爷子故意板起脸逗那小伙。

    “你咋就敢断定全国都在修路?可别是听了些闲言碎语瞎传,当心官府拿你治罪。”

    小伙笑得更欢了,拍着胸脯道。

    “老爷子您就放心!我认识好几个在驿站当差的兄弟,他们常年跑遍南北,哪段路在铺石子,哪座桥在翻新,门儿清着呢!这话要是假的,我这头牛都敢给您牵走!”

    朱元璋没再接话,只偷偷给朱小宝递了个眼色,祖孙俩对视一眼,都憋着笑,肩膀微微耸动。

    可没走多远,牛车忽然开始剧烈颠簸起来,原本平整的石子路变成了坑洼的土路。

    朱小宝眉头猛地蹙起。

    “这路怎么突然成了这样?”

    小伙狠狠抽了牛一鞭,叹了口气。

    “还不是有人手欠!”

    “前阵子修完路剩下些边角料石子,不知谁起的头,夜里偷偷挖回去铺自家院子,说比青砖还结实。”

    “后来看没人管,他们胆子就大了,连路上的石子都敢撬,可不就成了这模样?”

    朱元璋和朱小宝对视一眼,都没作声。

    看来,也并非人人都那般淳朴。

    但转念一想,也怪不得百姓,朝廷只想着修路,却没立下维护的规矩,日子久了,难免出些岔子。

    牛车摇摇晃晃走了大半程,朱元璋忽然拍拍朱小宝的手。

    “咱下车走走。”

    朱小宝赶紧谢过赶车的小伙,扶着爷爷踩着车辕下来,不解地问。

    “爷爷,怎么突然要下来走?”

    朱元璋抬手用袖子挡了挡头顶的日头,眯着眼睛望向不远处的村头,那里攒动着一片人影。

    “你往那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