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948章百姓、商人都不敢,那假币是谁做的呢?

第948章百姓、商人都不敢,那假币是谁做的呢?

    正月初五,年味尚未散尽,应天府的官署已透出几分肃杀之气。

    户部、都察院、刑部三部接到指令,正式联手督办假币案。

    三部各自抽调了精干人手,户部选出熟悉钱钞铸造、流通脉络的主事,都察院派来专司监察、擅长核查账目的御史,刑部则调出经验老道的捕头与仵作,三路人马汇总一处,由户部侍郎傅友文总领统筹。

    官吏们不敢怠慢,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或奔赴街市商铺核验铜钱成色,或扎进府库翻查历年铸币记录,或提审近期查获的私铸嫌犯。

    一场针对假币的清查风暴就此展开。

    随着调查日渐深入,一个更棘手的线索浮出水面。

    经过对收缴的假币进行细致比对,再结合商户、钱庄的流通记录追溯,众人发现这些被动过手脚的洪武通宝,成色、工艺与应天府官铸钱币差异明显,源头似乎并不在应天本地,反倒像是从外地一路流进来的。

    要顺着这条跨省的流通线查到根上,绝非易事。

    案子主要由刑部牵头,毕竟他们最擅长刑侦。

    三衙署的官吏们按地域划分成若干小组,悄无声息地从应天出发,分散潜入大明各地展开秘密调查。

    这桩案子的涉密层级极高,无论中枢朝廷还是地方府县,知晓内情者寥寥无几。

    因此,即便暗流已在大明的经济市场下汹涌翻涌,寻常百姓乃至多数官员,依旧浑然不觉,只当街市上的物价波动是年节刚过的正常现象。

    假币若泛滥,不出数月,大明经济必乱。

    货币泛滥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中下层百姓怕是要遭殃。

    譬如存一两银本够一月粮,通胀后或许只够三日。

    这并非危言。

    朱小宝曾跟朱元璋提过这些风险。

    别看现在大明经济表面稳定,就觉得绝对安全,很多潜藏的危险没爆发,不过是有人在暗中清除罢了。

    朱小宝做的就是这事儿,提前为大明百姓铲掉这些隐患。

    可查得越深,大家就越心惊。

    假通宝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涌入市场,户部官吏已经在地方上发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

    调查组每天都有大量情报汇总到傅友文手里,这些日子可把他愁坏了,饭都吃不下。

    户部、都察院、刑部的佐贰官们,连日来昼夜不休地会商对策。

    都察院这边牵头的是右都御史范敏。

    眼看左都御史暴昭将要致士,范敏升迁呼声日高,开春三月接掌都察院已是定局。

    他正需一份硬政绩压服院内诸人,假币案恰是立威良机,故而他格外上心。

    今日会议刚散,右佥都御史沈时中便随范敏进了值庐,继续细商起了后续部署。

    沈时中先呷了口茶,喉间滚过一声轻响,这才开口道。

    “范大人,私铸假币可是砍头诛九族的罪过!您说谁这么胆大包天?咱大明都三十年没见过这般不要命的了。”

    范敏语气平淡。

    “大明百姓谁不知道,货币乃是国本,碰不得分毫?商贾们更清楚,这两代帝王铁腕治世,何等强势。”

    “寻常百姓不敢,富商大贾不敢,士绅们被皇太孙整治得服服帖帖,也绝不敢妄动……那你说,敢做这等事的,会是何人?”

    沈时中手里的茶盏猛地一颤,茶水溅出几滴在袖口,他瞪大眼睛看向范敏。

    “范大人,您这意思……”

    范敏缓缓摇头,语气沉了几分。

    “本官没什么意思,这案子水深,别瞎猜乱议,咱们只消秉公查案,做好分内之事便可。”

    “记住,务必铁面无私,断不可徇私,得拿出个公允公正的结果来。”

    沈时中连忙点头,眼底闪过一丝了然,话锋却陡地一转,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

    “卑职先恭喜大人了。”

    范敏一愣,抬眼看向他。

    “何喜之有?”

    “大人就要升迁左都御史了,下官提前给大人道贺!”

    沈时中笑得温和,话语里的奉承藏得不动声色。

    范敏忙不迭地连连摆手,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

    “上头的旨意没下来,这事儿就还有变数,有啥好恭喜的?”

    沈时中身子微微前倾,一脸笃定地摇头道。

    “范大人,您可别谦虚了!”

    “您看呐,如今暴大人已然把一应事务都交付给您处理,这不是明摆着在交权嘛!”

    他顿了顿,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继续说道。

    “论资历,您在都察院深耕多年,劳苦功高;论功勋,这些年您查办的大案要案,桩桩件件都让人心服口服,便是走廷推的流程,最后这左都御史的位子,也非您莫属啊!”

    “您想想,六部和咱都察院的首官人选,那能是皇太孙一人说了算的吗?就算是廷推,也绕不开您去推举别人,李景隆?他可没这资历和威望!”

    范敏捋着胡须,笑得愈发开怀,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你这话虽有些道理,可那李景隆毕竟是皇太孙的心腹,他要是铁了心举荐李景隆,本官又能有什么办法?”

    话虽如此,可那语气里,分明透着十足的底气。

    沈时中眼神一凛,语气愈发笃定。

    “皇太孙也不能毫无顾忌,上次沈王就藩那桩事,他对咱都察院不也松了口?”

    “不管是皇太孙还是陛下,行事都得讲礼法,祖宗传下的规矩,谁也不能轻易违逆!”

    范敏抬手摆了摆,神色敛了几分。

    “行了,咱们私下说说便罢,莫要往外传,更不能因此自满,本官眼下所有精力都得放在假币案上,得趁着暴大人卸任前多攒些实绩,让六部那些人瞧瞧,咱都察院不是只会弹劾纠察,办起实事来一样不含糊。”

    “大人所言极是。”

    沈时中连忙应和,端起茶盏示意,将话头引回了案子上。

    ……

    沈王朱模在五日前,便已抵达了交趾布政司。

    今日恰逢上元节,交趾境内大小衙署都歇了假,满城都透着节日的松弛。

    傍晚时分,朱模来了兴致,打算出王府逛逛。

    交趾的繁华远超他想象,街头的热闹劲儿,竟比应天府还要盛上几分。

    刚换好一身青布长衫,还没迈出王府大门,就见一名亲兵慌慌张张地从外跑进来,脸色发白,声音都带着颤。

    “殿……殿下!出事了!南海外头发现五艘海盗船,正围着一艘过路的番邦商船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