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949章朱模战败

第949章朱模战败

    朱模一听,顿时火冒三丈。

    “这些海盗不是早几年就清剿干净了吗?怎么还敢冒头!”

    亲兵急声道。

    “先前那些汉人海盗早被清剿干净了,只是这次来抢劫的是一群金毛鬼子!”

    彼时大明对西洋诸国知之甚少,这群海盗实则是佛朗机人,朝廷对他们的来历、习性都不甚了解,只当是些形貌异于常人的外夷。

    朱模听罢更怒,一脚踹翻了脚边的矮凳。

    “老子到交趾还没满五日,就有海盗敢在南海猖狂,这不是明摆着扇本王的耳光吗?!”

    朱模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发白。

    “都司的人死哪儿去了?传本王的令,让他们即刻点兵出海,把这群不知死活的杂碎给老子剁了喂鱼!”

    亲兵吓得缩了缩脖子。

    “殿下息怒…今日是上元节,各部堂都歇衙了,都司的将官们也不在署里……”

    “要不,卑职这就去挨家挨户把人叫回来?”

    朱模想了想。

    “罢了!你去调水军出海!”

    “啊?”

    亲兵迟疑道。

    “打仗得调兵遣将、布置战术,可咱们啥都不懂啊……”

    “闭嘴!”

    朱模不高兴了。

    “不就是一群金毛吗?老子在皇宫里看过不少兵书,还能怕了他们不成?!”

    他越说越气,毕竟刚到交趾,首要任务便是立威。

    “这仗……本王亲自打!”

    明人对外作战,几乎未尝败绩。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胜仗打得多了,国朝百姓早对此习以为常,若非能一举荡平鞑靼、瓦剌那样的劲敌,寻常战事根本掀不起多少波澜。

    论及海上战力,大明海军更是锐不可当,舰船坚固、火炮精良,在这片海域几乎无人能及。

    朱模压根没把这些金毛鬼子放在眼里,嘴角撇出几分不屑。

    一群未开化的外邦蛮夷,连中原的兵法谋略都摸不透,懂什么打仗?

    不过是些仗着船快在海上劫掠的蟊贼罢了,真遇上大明水师,顷刻间就得粉身碎骨!

    大明水兵的战力摆在那儿,便是换头猪来指挥,也断无输理!

    朱模越想越觉得这是桩美事,心里头那股好胜心顿时被勾了起来,跃跃欲试。

    他又琢磨着,若是瞒着都司,自己悄悄调兵出战,凭着水师的能耐,定能一举荡平这群红毛海盗。

    到时候既没惊动旁人,又能不动声色地在交趾立威,让下头人瞧瞧他沈王的手段,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得很!

    入夜后,朱模披挂起亮银盔甲,腰间悬着佩剑,带着王府十五名佩刀亲兵,翻身上马便朝南海水军兵营疾驰而去。

    他办事的效率倒是惊人,凭着沈王的身份,当晚就强行调动了十五艘巡洋舰,凑齐两个千户所与一个水寨的兵力,约莫三千名将士,连夜升帆出海剿匪。

    朱小宝先前的劝诫,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少年人的意气,往往就是这般冲动,总觉得凭着一股勇劲便能横扫一切。

    可打仗从来不是儿戏。

    战略上诚然可以藐视对手,战术上却必须给予足够的敬畏与周全。

    当晚,南海之上炮火连天。

    明军舰队与佛朗机人的舰队撞在一处,激战从月上中天持续到黎明破晓。

    最终,明军折损两艘巡洋舰,三百多名水兵或死或伤,以惨败收场。

    当战报传回时,朱模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吓得魂飞魄散。

    他再无半分先前的嚣张,连夜带着残兵,狼狈不堪地逃回了交趾海军指挥所。

    他终究为自己的自大狂妄付出了惨痛代价。

    他既没有燕王朱棣那般久经沙场的狠厉,也没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多年戍守边地的实战积淀,不过是个养在深宫中的藩王,从未亲历过刀光剑影。

    毫无领兵经验,竟敢第一次上手就妄动刀兵,惨败的结局,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虽说大明水军实力雄厚,可到了朱模手里,愣是把好牌打烂了。

    古代行军作战,讲究的是阵列协同、令行禁止,鲜少有单兵逞勇的余地。

    胜负之关键,全在主帅排兵布阵的智谋、临阵调度的决断。

    方队冲锋时的阵型疏密,进退攻防的时机拿捏,都系于主帅一身,其能力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战局走向。

    显然,这夜的交趾海军,偏偏遇上了这么个不懂军务偏要瞎指挥的猪队友。

    朱模空有一腔意气,却对海战的舰船配合、火炮射程、风向利用一窍不通,硬生生把精锐水师拖入了乱战的泥潭。

    南海战败的消息像野火般连夜烧遍了交趾城。

    都司指挥使吴桢正在府邸用晚饭,听闻战报时一口饭差点喷出来,又惊又怒的他摔了碗筷,披上皮袍就策马奔回了都司衙门。

    他一边发令让所有休假的将领即刻回衙,连夜部署反攻事宜,一边抓起笔墨,让快马带着加急文书连夜赶往应天,把这桩捅了天的祸事报上去。

    朱模是真被吓破了胆,躲在王府深处的寝殿里,一夜没敢合眼。

    吴桢身为交趾都指挥使,虽掌一地军务,却架不住当地军权本就有一部分直接归藩王府管辖。

    自沈王朱模到交趾就藩,便依法取得了直接调兵之权,是以这回他擅自组织南海之战,从头到尾都没给吴桢透半点风声。

    吴桢得知消息时,气得在衙署里直跳脚,指着王府方向骂了好一阵,却终究没胆子闯进去理论。

    毕竟对方是金枝玉叶的藩王,他一个地方武官,哪敢捋虎须?

    可南海这场败仗,终究成了交趾布政司与都指挥使司脸上洗不掉的耻辱。

    自衙署设立以来,还从未出过这般因藩王擅动兵权、瞎指挥而折损兵力的荒唐事,传出去足以让整个交趾官场抬不起头。

    当夜,吴桢压着满肚子火气,火速召集了大批水军,战船列阵、火炮上弦,一心要对佛朗机人狠狠反击。

    哪怕不能歼灭海盗,至少也得打出些气势,多少替朱模挽回点颜面。

    可那群佛朗机人显然精明得很。

    与明军交过手后,八成是掂量出了大明火器的厉害,知道硬拼讨不到好,竟没敢在南海多作停留,趁着夜色早已拔锚远遁,连一丝踪迹都没留下。

    吴桢带着舰队在海上搜了半夜,只捞到几片战损的船板,终究是扑了个空。

    吴桢只能憋着一肚子火,悻悻然回了都司。

    这场仗,打得实在窝囊!

    明明水师实力远胜对方,却因瞎指挥折损惨重,最后连反击都找不到对手,堪称大明海军史上少有的憋屈败仗。